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

ID:46098126

大小:50.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_第1页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_第2页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探究=1一、解读“信息”二字。说话做人都要可“信”信:信,诚也。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息:息,喘也。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信”和“息”。中国古代人理解就是人们面对面时说出的话语、从鼻子眼呼吸进出的气息,这些亲耳听到的话语和热腾腾的气息在古代人看来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是真诚的表达,是可信的。“信”也慢慢衍生成了“信用”“信任”“信誉”“诚信”等词汇。这些关于“信”的词汇无不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崇高道德品质的推崇和赞美,一个有“信”的人必然是一个高尚的、有品格的、受人尊敬的人

2、。商鞅推行变法一开始很困难,通过南门立木取信于民,使变法得以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规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古代就以“信”为美德,在信息世界里,我们就更要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让信息道德成为学生的第一信息素养,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世界里做到人人都有“信”,人人都可“信”。二、信息道德是学生的第一信息素养以往我们重技能教育,轻信息道德文化教育,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种种与网络、信息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就开始在青少年中蔓延。所以,学生学习技能之前必须具备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信息素养。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任何人类活动都不

3、能不受到伦理道德法律的约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来说更应该如此。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虚拟的空间不是一个不受约束的、无限自由的地方,任何人的一言一行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信息道德的教育,让同学们懂得一个公民在享受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的同时,必须以不违反国家的法律、不伤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尊严和权利为基本准则,不能因为匿名,就恶意侮辱、诽谤、中伤他人;不能为了引起网友的注意,提高网站点击率,就肆意制作散布谣言;不能为了炫耀个人的软件水平,就用低级下流的方式来恶搞;不能因为无知好玩。就发布一些迷信反动

4、的、阴暗恶心的信息。我们要宣扬一种和谐、健康、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对于处在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我们要用积极正面的东西去引导他们,在不良信息影响他们之前占领他们的心灵制高点。一个没有信息道德的人首先他的心理就是不健康的。诋毁他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迷失自我最终会摧毁自己的整个人生;一个有信息道德的人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他就会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找到人生的目标,最终实现人生的梦想。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1.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

5、规则。现在的学生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出生的,他们没有经历苦难岁月,生下来就享受到了国家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好处。这一代人的自我意识非常强,而关爱他人、奉献意识、法律意识相对于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就弱。所谓“80后”“90后”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敢想、敢试、敢闯、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是这一代人的优点.这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