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

ID:46100358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_第1页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_第2页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_第3页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_第4页
资源描述:

《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村委会违法发包酿纠纷,损失责任谁承担?案例小齐村地处大凌河边,附近村民建筑施工用砂都到河边挖収。2010年秋,村委会经集体研究决定,将砂场的一部分连同岸边2市多荒地一并对外岀租收取租金。村党支部书记外甥齐某得知后,立即找到村委会要求承包该砂场。最终,村委会以齐某第一个提出承包为由,于2010年9月10日与齐某签订《砂场承包合同》。合同约定:齐某承包开采该地块河砂,承包期10年,于每年10月初向村委会交纳2.8万元承包费,办理采砂证等事项均由齐某自行解决。合同签订后,齐某便租赁设备,雇佣员工,开始

2、采砂,同时向县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这期间,见齐某采砂见效快、收益可观,许多村民纷纷找到村委会,要求重新公开招标。2012年3月14H,小齐村村委会以河砂承包未经招标、群众意见大为由,决定终止砂场承包合同。想到开采证难办,齐某不得不同意解除承包合同,但在损失赔偿方面双方产生分歧。齐某提出,因村委会主动提出解除合同,应退还其承包费,并承担自己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村委会则认为,近一年半时间里,齐某采砂收益可观,村委会不应赔偿其损失,更不能退回其一年半的承包费。协商不成,齐某

3、以村委会违约为由,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村委会退还承包费,并赔偿自己租赁设备费等损失2万元。法庭审理查明,齐某在一年半的采砂期间获得4.6万余元纯利润。最终,法庭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依法判决双方于2010年9月10日签订的《砂场承包合同》无效,村委会退还尚未履行部分的承包费,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检察官点评本案主要有两个争议焦点:村委会提前解除合同,是违约还是该合同自始无效?合同解除后,双方过错责任怎样划分?一、村委会提前解除合同,是违约还是该合同自始无效?齐某当初起诉诉求是确认村委会

4、解除合同违约,法院为何判决该合同无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39条规定:“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开采河砂必须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管理办法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可见,我国对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已经成为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本案齐某、小

5、齐村村委会在没有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砂场承包合同》,显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合同。既然是无效合同,那么解除方也就不存在违约问题了。二、合同因无效被解除后,双方过错责任怎样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本案,対于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这一法律强制性规定,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村委会、齐某,

6、无论是否知道,都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订立该合同而应承担相同的过错责任。在双方均需承担同等过错责任情形下。如何返还财产呢?承包(租赁)合同属于继续性合同,在承包期内,承包人使用发包人的财产。并•且支付承包租金,系连续性给付。承包合同的连续性给付特征,决定其已经履行的部分具有不可消灭的性质。如果部分履行的承包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合同。则由于承包人不可能向发包人返还其对租赁物已经行使的“使用权”,从而必然排除返还原物状态的适用。否则将导致承包人无代价地获得对租赁物使用的不公平结果。因此,承包合同被确认为无

7、效后,合同已经产生的效果应当被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予以保留,即发包人仍应保留其已获得的承包租金,承包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而无权请求返还租金。当然,对于尚未履行部分的承包金,一般应予以返还,以平衡无效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关于赔偿损失。本案双方当事人既然具有同等的过错,那么就应承担同等的过错责任。齐某采砂投入的资金损失在获得利益中扌II除后(实际上等于没冇损失),仍获得4.6力•余元纯利润,恰与所交承包费相抵,法院认为相互间已没有必要“折价补偿”。由此可见,人民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公平原则。当然,倘若齐某

8、在承包期间只有大量投入,未获得如此数额冋报,那么,法院会公平考虑双方之间的收益“折价补偿”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