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

ID:46106364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_第1页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_第2页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_第3页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析【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对素质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层思考,其中“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进行解析和反思。【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i的活动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

2、吃不了”的现象,笔者在试行“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中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1“分层教学”解析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目前普通高中教学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困难。例如,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

3、习题量大,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就普通高中冃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1“分层教学”实施2.1创造良好的环境。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分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

4、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耍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止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2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耍求,可将学生

5、依下、中、上按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2.3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

6、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再次,课堂教学要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后,在布置作业或单元考核中要层次化。例如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

7、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的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岀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1“分层教学”反思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参考文献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

8、计•中学数学,19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