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

ID:46118686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_第1页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_第2页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纷繁复杂。信息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信息犯罪、网络成瘾等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已成为教育部门的普遍共识。屮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徳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徳教育是屮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素质在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是网络时代道徳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屮学生信息技术道徳教育,对于促进屮学生良好道徳品质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

2、意义。作为高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在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一般信息技术课都是在电脑教室里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徳教育。在毎个学期初的第一堂课,教师安排一定的课堂时间,向学生提出一些常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课堂里、特别是在电脑教室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跟学生讲清楚进入电脑教室前一定要不迟到、不早退,要听从指挥,规范操作,爱护机器;

3、要I才I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要养成良好习惯,正常关机,不损坏公共设备等。此外在电脑教室上完课,我还安排学生轮流值FL通过这些常规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学生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二、培养学生的I才I队意识和互助精神。信息技术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屮根据课材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正逐步趋于成熟,他们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需要。因此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口我,促进共同进步。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交流合作中,

4、逐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因结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小组组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和调配,让操作技能好的与操作技能差的相搭配,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三、倡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抵制不良信息。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里面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存在大量不良信息,时刻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止处于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好奇心强,意志力不够,心理调控能力差,这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遇上网上种种新奇的信息刺激,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乂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成了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学习网络之前,必须对

5、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信息道德观;使学生能在信息活动中自觉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弘扬屮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职责;培养学生鉴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选择正确信息,抵制黄色信息、反动信息、封建迷信信息以及各种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的侵害,让学生自觉意识到维护信息活动正常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四、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因特网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人们参与网络传播提供了方便。首先是任何人都可在网上设立网站或网页,而不像开办报纸

6、、杂志、电台、电视台那样需要注册登记、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任何言论,而不像在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时需要经过编辑的筛选和加工。但这种儿乎毫无限制的“自由”却被一些人滥用,从而导致网上出现了不少为法律所禁止或社会道德所不容的行为。这些我们都需要向学生说明: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牛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并给他们举出李俊因制作了“熊猫烧香”的病毒而被逮捕的例子,或者引导他们仔细阅读上网时的“用户协议”、“服务条款”其中的用户责任或法律法规,真正让学生自觉做到知法、守法,让他们负责任的使用信息

7、技术。另外也要跟学生指出有关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止版软件、不散播计算机病毒等,也是信息技术道徳规范的具休表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进步的潮流,信息素养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修课”,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学牛学习信息化知识,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新世纪信息化世界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