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

ID:46121552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_第4页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探究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探究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也开始将探究学习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一、通过预习指导,做到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是一堂课的起点,也是探究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先学后教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落实在课前预习上。学生在美术课前预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课前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查阅书籍

2、,可以向父母询问,也可以登陆艺术网站去查询……至于预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四大板块不同的学习要求来指导学生预习。比如,对于“造型・表现”这一板块,可引导学生按照美术课本中的学习要求,试着课前先画(做)一下,并把遇到的困难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向老师请教。对于“设计•应用”这一板块,可引导学生预习时思考:该主题有几种制作方式?可以运用的材料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对于“欣赏・评述”这一板块,可引导学生课前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找,可从主题的历史文化、美学特色、社会影响等角度来搜集和本课有关的内容。对于“综合・探索”这一板块,可引导学生综合

3、各学科的知识点,甚至社会资源,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在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还应在新课教学前,设计好一个预习交流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效,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二、通过教学引导,做到以导激探自主、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也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同时,教师还需要巧妙地“引”,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从而最终实现探究式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探究,也就是“以导激探”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其特点是以复习已经学过或学生

4、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装饰玩具”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先请学生分析我提供的玩具是怎么装饰的。学生先是找到了折纸飞机、折飞镖的影子,接着他们发现了重叠剪、对称剪、剪窗花在玩具上的装饰运用。学生由此明白了看似复杂的美化效果,原来都可以用他们曾经学过的美术技巧来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养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习惯。1.抛砖引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从而找到最佳答案。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黑与白》这一节内容时,先将基本形按照某种规律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然后让学生探究还可以有

5、什么方式进行排列。因为基本形有“正”有“负”,它们在排列时可以互相转化,从而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通过我的示范,学生尝试出了各种不一样的排列方式,而这些排列方式,都产生了很强的形式美感。可以说,通过抛砖引玉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2.授之以渔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美术问题进行发现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得出的结论虽然粗浅,但是质朴而宝贵,而这种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的教学

6、就会更有效。1.画龙点睛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的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总结,及时提升学生的美术思维,引导学生提炼自己的美术技巧。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做到“画龙点睛”,从而提升学生认知的能力。三、通过美术引领,做到启思诱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美术创作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形象来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形象性、逻辑性、情感性、想象性。

7、美术创作要求绘画者要有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激情。正所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因此,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情感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我认为,这主要包括对创造活动的欲望、创造时的思考力和相关技能的培养。为培养这些能力和意识,首先要训练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能用分析的眼光来看,要培养一种丰富的感性意识。然后以知觉和想象为基础,能对问题、课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比如,我在教学“团花剪纸”时,先请学生欣赏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接着,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究团花剪法和对称剪法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