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桥汉藏语研究

杨剑桥汉藏语研究

ID:46132979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杨剑桥汉藏语研究_第1页
杨剑桥汉藏语研究_第2页
杨剑桥汉藏语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杨剑桥汉藏语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P57-69硕士一学期赵敏俐第三节汉藏系语言的比较研究西门华徳对汉语及藏语进行比较,通过338个汉藏同源词,探讨了汉语和藏语之间声韵对应的关系。高本汉在认可西门华徳这种比较方法的同吋提出界议优点:(1)所比较的字意义具体而固定(2)全是极普通极流行的字(3)这些字避免了方言的嫌疑缺点:一个汉语声母町以跟一大串藏语声母联系,一个藏语声母又可以跟一大串汉语声母对应,比较的随意性太人。汉藏比较语言学中冇关汉语上占音的内容-:复辅音声母复辅音声母的研究主要依靠谐声字,而很可能某些复辅音声母在谐声时代就已经分化,谐声字无法反映岀來;

2、同时复辅音声母的组合类型也是谐声字所无法表现的。粕选可靠的同源词进行比较李芳桂对汉语和台语同源关系中得出:汉语启些字可能属于复辅咅声母,在台语屮正好是复辅音声母:汉语泰语肤fu<*pljagPliak(皮;壳)家t9ia<*kragK?rua(厨房;家庭)关kuanv*kwranKbon(门闩)有些字汉语没有复辅音声母的证据,而台语则是复辅音声母汉语泰语壮语放fal]<*pjafi结t9ie<*kit孤ku<*kagPlofi(放下)klat(结,打结)kla(孤儿)潘悟云比较的汉藏语中的儿个声母问题上古汉语藏语搂*sklep>tsep*sglc

3、b>sdcb疾*sglig>dzit*sglig>sdig坐*aglor?>dzor?*sglod>sdod研究上古汉语屮复辅音现象的冇效办法是利用可靠的同源词进行比较论证二:前缀马们乐HenriMaspero同谐声的各个字的声母不一定完全相同,之所以谐声,是因为字根相同,只是冇无前缀或何种前缀的区别。例「'令”为“1(坷”“命”为“imloq”是前缀。雅红托夫(S.E.Yakhotov)认为上古有“sm・”,“SQ•”,“sm”,“sl・”以后“sm・>xm・>x•”“sq・>xn->x-n“sn・>t'n->t'•”“sl・>§1->§马提索

4、夫(J.A.Matisoff)不送气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上古应冇前缀,送气的则没冇。张琨,张谢培蒂利用汉藏系语言大虽同源词进行比较,认为原始汉语曾冇过像苗瑶语和藏缅语一样的鼻冠塞音(Nk・,Ng-)——>有鼻冠音一一>鼻音前缀跟后面的清塞音合并或浊化了后面的清塞音藏缅语的“s・”前缀在动词词根而有表示命令,使动或强调的意义藏缅语的鼻咅前缀在动词词根前表示持续,不及物或者反身的性质三:介音中古三等韵带i»/j介音,这在谐声系统中很少表现出来,一般认为这个介音不参与谐声行为。在与汉语对应的藏、缅语词屮也难得见到它的痕迹。多位学者根据各种迹象,认为中古三

5、等韵中冇相当一部分字的i»/j介音是后起的,在上古本来没冇。这看来是冇道理的,不过也还有继续论证的余地。自雅洪托夫(1960a)以來,二等韵在上古带1/1•介音,并与來母有关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在汉藏语比较材料中,确有二等韵字对应带1/r的藏、缅语词,不过也常对应不带1/I•的。到底是对应1还是对应「,为什么有时看不到这种对应,是需要冋答的疑问。俞敏(1984b)指出小古重纽三等字带I•介音,麦耘(1992)认为是带含有r的介音。重纽三等与来母的谐声关系也很密切。蒲立本(1962)、白_平(Baxter1977)>余迺永(1985)、郑张尚芳(1

6、987)都假设重纽三等的介音在上古是或者含有r或1。亲属语言的Cr-/Cl-与汉语的三等韵字对应,在比较材料屮很常'见。照陆志韦(1947)的观点,无重纽的三等韵中的膚牙喉音(除喻四)字、所有三等韵庄知组和来纽字的介音与重纽三等同类,所以,有这种对应的词,只要不是重纽四等、喻四、精章组和口纽字,都与上述假设相合。四:主要元音歌、鱼两部元音为a,藏语比较对此给出了肯定的证明。具他韵腹被拟为a的韵部(铎、阳、月、元、葉、谈等)的字都基本上与民族语言同源词的a元音对应李方桂(1971)以i元音为脂、质、真三部的韵腹,这能得到汉藏语比较结果相当冇力的支持

7、。王力(1957)把支、锡、耕部的韵腹拟为e,李方桂(1971)则拟为i。郑张尚芳的汉语上古音6元音系统与Z接近,为aeiougo五:韵尾古藏文中与汉语阴声韵对应的词,一部分带塞咅尾(不过跟入声韵的塞音尾没区别),一部分为开尾。李方桂把歌部拟为尾。事实上,歌部字常常对应藏文的尾字。而从系统的角度看,与歌部平行的脂部、微部的韵尾应同于歌部。郑张尚芳根据现代汉语方言,tl语古汉语借词,早期梵汉对音,以及藏语同源语证明上古汉语入声收“・b,・d,唱”尾。六:声调汉语去声"厂尾Is蒲立本《汉书》屮河名“都赖”Talas《魏略》中地名“对马”Tsushim

8、a等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咅谱》屮,梵汉对咅许多去声字对译s尾的梵文的例子郑张尚芳朝鲜语屮几个古汉语借词带s尾磨mais(石磨)上古的平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