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

ID:46135775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_第1页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_第2页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_第3页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_第4页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及问题探析摘要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不仅是满足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科学政策制定民主化的表现。本文从探讨科技政策制定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入手,对促进我国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提出了若干对策。关键词科技政策公众参与对策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日益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鼓励和引导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对促进

2、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强化科技决策者与科技界和普通民众的紧密联系、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我国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分析(一)科技应用和发展的需要。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科技的“双刃剑”作用也开始显现。科技因其副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关注和忧虑的对象。2010年,转基因水稻问题曾引起我国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和热烈讨论。(二)科技政策制定精英统治的局限性。因科技政策的特殊性,科技政策的

3、制定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被专家、科技官僚所代表的精英统治的领域,不具有专门知识的公众被认为无法了解科技的复杂性而被排除在这一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然而,许多专家日益结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尤其是政府、产业和专业团体日益形成利益攸关的联盟,这种复杂的联盟关系导致了一些可疑的科技政策的制定。科学研究所带来的大量的科研经费通常又会导致寻租现象的发生。(三)科技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学术领域兴起的公民参与和协商民主等理对现代社会的制度基础和民主政治观念的批判与反思为科技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提供了理论基础。公众不仅有

4、意愿了解该项科技政策所带来的后果,也要求以某种方式参与到该项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现代科技政策制定所要求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到与自身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科技政策制定中来,以使科技的发展更充分的反应民意。二、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制约因素分析(一)观念因素。现在,我国的科技体制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型的,而不是市场经济型的。这种传统形式的科技体制造成了人们消极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观念。虽然近年来,公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政治参与模式、参与理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依然停留在“官本位"、“政治精英决策

5、”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这就从观念上限制了公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二)能力因素。能力因素的不足是制约公众有效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又一大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公众的科学素养上。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无法与政府和科技共同体之间建立良好的科技信息沟通渠道,无法识别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合理与否,更无力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这是制约我国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制度因素。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制度缺乏是制约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最大因素。

6、尽管我国已经就公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民主制度还不尽完善,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还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科技政策的制定程序还不够透明和公正,公众的监督权、知情权以及同公众的有益交流都受到了损害。三、促进我国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对策(一)创新参与观念,培养公民意识。首先政府必须转变政策制定的理念。政府要从过去以政治精英、科技专家为主导的政策制定历年向强调以公众、政府精英、科技专家三者互动的多元政策制定主体理念转变。同时,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真正树立起服务政府理念、透明政府理念、责任政

7、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满足公众参与的需求。(二)提高公众参与能力,促进科技与公众的对话。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而公众科学素养提高的途径在于教育的大力普及。同时,要促进科技与公众的对话,构建科技信息与公众的沟通路径,化解因科技的晦涩难懂而带来的科技冷漠。(三)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不应该只是一个民主的符号象征,而应该有制度性的保障。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民主进程,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的有序化、制度化和理性化。四、结语促进公

8、众参与科技政策的制定,不仅仅是一个民意征集和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商谈对话机制,并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理性并防范科技风险,实现科技发展与公众福祉的统一。口(作者:王家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杨晓煜,四川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