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

ID:4613718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_第1页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_第2页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_第3页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城市晚报如何整合文摘[关键词]城市晚报;文摘;整合网络时代,大众的阅读兴趣仍在继续地游移。“80后”、“90后”读者群将阅读视线从报纸转移向更新速度快的手机或网络,网络读书一族由此产生。然而,无论是大众阅读率普遍上升,还是移动阅读模式的崭新问世,读者依然対传统纸质媒介的文摘类文章情趣盎然。现在很多报纸都热衷开办或恢复文摘版,这就是很好的证明。都在办文摘类的版面,竞争就不可避免。新晚报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不仅比拼哪家报纸文摘选的好,更存在同样的内容哪家的编辑水平更胜一筹的比拼。笔者认为,文摘类稿件想要吸引读者眼球,就要

2、不断地对陈I口的内容上推“陈”出“新”,旧瓶装新酒,旧闻编出新意。有一句话传媒人都熟知: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同样的稿件,在不同的编辑手中,可以编出可读性与形式上有很大差别的稿件。这里笔者只谈谈自己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一点经验和体会。纵观目前都市类晚报刊发的稿件,除了彰显地域化的新闻占主导内容外,网络下载的稿件同样上演着“重头戏”。国内、国际时政类和社科类的文摘稿件,在每期的报纸上都占有一定的份额,其摘编内容的取舍,对报纸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读者是多元的,受众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需要层次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3、间内,为晚报这一纸质媒体赢得发展空间,这也决定了晚报类报纸摘取的文摘类稿件力求领域宽泛,既要适合各类读者的需求,还要迎合同类读者群中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博采众家报纸之长,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目前,90%文摘类稿件选自网络。笔者认为,对网上旧闻的选择和编发,切忌冗长无物。以2009年3月22日新晚报旧闻一篇1850字的文摘为例。此文摘自2009年3月14口的《广州文摘报》史海钩沉栏目刊登的4000多字的《宋氏三姐妹鲜为人知的秘闻》一文,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很含糊,没有直切主题,文章的闪光点没冇上标题,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全

4、篇内容过于兀长拉杂。如何将吸引读者的主题重新提炼出来,让抢眼的文字上标题?编者经过反复推敲整合后,将标题改为《宋氏三姐妹没有出席宋子文的葬礼》,对文章的内容也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取其精华,去除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此番删改见报后,稿件很适合厚报时代读者的读报需求。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找到读者喜爱的好文摘?这就要求晚报文摘类版面的编辑拥有一双“慧眼”,并具备对旧闻再度进行“浓缩”和解读的高超水平。然而,千字篇幅中既要揭开尘封的旧事,又要做到整合后的内容连贯一脉相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编辑起来所费的时间还真不亚于写一篇新闻

5、稿件呢!晚报类摘编的旧闻稿件,大都源自网上或期刊,内容一般都在4000到万字左右,洋洋洒洒。如原文照搬、“拿来主义”,老年读者会看到老眼昏花,不得要领,年轻读者忙于事业,只能简单浏览一下标题,如果标题的信息不抢眼,就很快翻过。因此,编者必须优化组合,将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体现出來。新晚报2009年3月8口编发的旧闻《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始末》。该稿件原文有11500多字,编辑根据版面的需要仅摘发1600多字,对原來的标题《1948年,李宗仁那些事儿》进行了改动。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发表万余字,一个整版也发不完,而且版面

6、的整体效果也会过于呆板、沉闷。经过编辑如此改动处理后,刊出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将过于冗长的旧闻进行文字压缩整合后,编辑还必须对标题进行精心制作,这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不二法宝。如果编辑不假思索随意拟出标题,往往会给精美的文章做“减法”,也是编辑的败笔。如一家报纸发表的一篇文章《毛主席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文章内容不错,但标题没有吸引力和可读性,缺乏让读者看下去的魅力,这就是编辑的败笔。笔者体会,编辑在制作标题上应留冇余地,不做语气过满与绝对化的标题。在措辞上不能热情洋溢地夸人或贬损,一定耍客观平和,不掺杂

7、编者的主观意愿。所谓标题制作的“编辑本位”,就是在编辑个人兴趣爱好主导下的一种行为。“编辑本位”主要体现四点:个人中心化、客观主观化、新闻边缘化、表达游戏化。标题制作的编辑本位思想对稿件构成很大的伤害,它必然诱发“新闻事实”的失语,“假、人、空”、“矫情造作”的标题就是编辑本位的恶性后果。其次,把标题制作当成个人的创作,容易导致标题晦涩抽象。快速阅读是当下受众对媒体的一种接受方式,浏览式的阅读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读报习惯。因此“编辑本位”这种标题行为无疑会失去更多的潜在读者。也许长时间的工作习惯,助长了一些编辑的习惯思

8、维,较难摆脱形式主义和八股文的句式,常常一落笔、一讲话、就是一种套话格式,就是众口一词,千人一面。因此要多学习体会一下中国语言文字的内蕴与句式特点,对编辑工作大有裨益。另外,民国前后如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文章很有语言特点,他们的句式、行文、措辞都值得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编辑的语言表达能力。编辑不读书,每天面对制作标题与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