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46138115

大小:48.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出示统计图。xx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2.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二、解疑合探:教学例2。1.出示课文例题。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7月份到

2、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2)7月份:1000元8月份:1100元9月份:1170元10月份:1240元11月份:1300元12月份:1400元(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2.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3.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

3、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4.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三、质疑再探: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四、运用拓展:1.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2.布置作业附送:2019-202

4、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1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设疑激趣复习旧知,导入新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

5、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读讲探究(一)读书打开书,带着以下的问题自读例3:边读书,边思考以下问题,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出标记,把你的发现可标注在书上。1.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看教材62页完成思考题。(二)讲解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发现,把你的收获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分析例31.一年有十二个月,在水平射线上应如何划分?2.这一年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32.5℃,在垂直射线上应如何划分?(最后写好统计图标题、标明制图日期。)(三)讨论比较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三、分组精练1.完成教材63页“

6、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四、概括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五、教学反思教学开始,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样为学习折线统计图作铺垫,出示搜集的图,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不自觉的进入学习的角色。教师出示读书提示,引导学生读书自学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在认真的阅读中,在静静地思考中,成了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交流例3的自学情况,启发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分析解答涉及到的问题。出示讨论题,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将每人的收获概括在一起,从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讨论弄清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交流本节课的收

7、获,给学生提供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总结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