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

ID:4613927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_第1页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_第2页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_第3页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控制基础含钢量的一些措施【摘要】:基础工程占结构造价的比例相当大,本文从常见构件设计的如度,就基础设计总结了一些对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有效的措施。【关键词】:桩基础预制桩灌注桩桩筏基础防水板[Abstract]:Infrastructureprojectsaccountforaconsiderableproportionofthecostofthestructure・Thecommoncomponentdesignpointofview,onthebasisofdesignandsummarizessomecontrolofthereinforced

2、concretestructurewithsteelmeasureseffective.[keyword]:pilefoundation;pile;pile;pileTaftfoundationwaterproofboard;中图分类号:U44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当前的民用建筑设计领域中,房地产项目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开发商出于成本控制考虑,往往在设计合同内対含钢量加以限制。如何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用钢量是现阶段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结构体系含钢量主耍取决于结构方案和构件设计的合理性。前者属概念设计的范畴,本文暂不讨论。对于

3、结构构件设计,山于基础和地下室占结构造价的比例相当大,本文从常见构件设计的角度,就基础包括地下室底板设计总结了一些对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有效的措施。1.桥基础:基桥按制作工艺可划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前者构造和施工复杂的缺点,是有专门的厂家生产,设计时选型即可,故不必再讨论。对后者的配筋问题,《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以下简称桩基规范)规定:桩径为0.3~2m时,正截面配筋可取0.65%〜0.2%。规范规定的配筋率主要是基于工程经验,虽然从受力角度,基桩主要承担拉压力和水平力,桩的配筋在多数情况下不是由抗弯确定的,但考虑到桩身受弯

4、截面模量与桩径成3次方关系,故较大直径基桩对应较小的配筋率,而较小桩径对应较大的配筋率,中间值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是合理的。另外,在选择钢筋根数时,还应控制纵筋间距在一个合理范围(200〜300min),以考虑施工的便利。基桩的配筋长度,除遵循一般规定和遇到特殊地质条件的特殊要求(如纵筋须穿越可液化和软弱土层等)外,还应具休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对于持力层较深、桩长较长的承压兼抗拔桩,其桩长取值由抗压控制,即桩底须落在可靠的持力层内,而钢筋长度却由抗拔控制,在满足抗拔计算要求后,若理论计算满足抗拔的桩长距桩底尚有一定深度,就没有必要要求纵筋一通到底,仅此一项对于

5、钢筋总量的控制就有重要意义。2•承台:桩基规范明确规定:除了两桩承台和条形承台梁的纵筋须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屮表8.5.1执行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外,其它情况均可按照0.15%控制。对联合承台或桩筏基础的筏板应按照整体受力分析的结果,采用“通长筋+附加筋”的方式设计。对承台侧面的分布钢筋,则没有必要执行最小配筋率的耍求,采用①12@300的构造钢筋即可。対于位于电梯井筒区域的承台,由于电梯基坑和集水井深度的要求,常常需要处于该区域的承台局部降低,若该联合承台面积较基础小,笔者建议将整个承台均下降,承台顶面标

6、高降低至电梯基坑顶面。该做法不仅避免了常规做法构造和施工复朵的缺点,而且不存在局部承台较厚,需要配置较人规格钢筋的不利局面。但对于承台面积较大的情况,仍建议按照常规局部降低的方法设计。消防电梯的集水井应与建筑专业协调,尽量将其移至承台以外的区域,通过预埋管道连通基坑和集水井,按此方法处理,可大大简化承台设计和施工难度。类似的设计方法可在设计中灵活采用,不仅节省钢筋,还减少混凝土用量。3•地下室底板一般地下室底板的受力工况较为复杂,不但有上部结构、自重等荷载,有时尚需考虑水浮力的作用。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常规的做法有: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防水板;筏板基础及

7、桩筏基础。H前地下室底板采用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防水板的方案较为普遍。此方案的结构模型类似于“倒无梁楼盖+柱帽”,其优势主耍在于可适应于不规则柱网,基础刚度大,受力均匀,且与梁板式方案,其结构所占高度较小,故可减少基坑开挖深度,相应节约部分降水和基坑支护的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底板采用倒无梁楼盖与倒梁板式方案比较,含钢量具有一定优势。对筒体等受力较大的区域可通过局部加大板厚和配筋的方式解决;无梁楼盖+柱帽的形式也比较符合实际受力机理,故对地下室底板设计时,该方案可建议作为优选方案Z-O另外,底板的最小配筋率有别于上部结构,可依据混凝土规范第8.5.2条,均

8、可归为“卧置于底板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按0.15%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