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型园林

浅谈节约型园林

ID:46140076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节约型园林_第1页
浅谈节约型园林_第2页
浅谈节约型园林_第3页
浅谈节约型园林_第4页
浅谈节约型园林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节约型园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节约型园林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人居环境越来越关注,耍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攀比斗富Z风也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或是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顾植物的生长规律,采用大量密植的办法。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或为了追求视觉形象采取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这种不讲科学地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

2、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一且浪费纳税人的钱,耗费巨资带來的却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提倡节约型园林,探索出i条具冇本地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之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及时的。关键词;节约型林园;城市化;绿色模式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通俗地讲,节约型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扰破坏的绿化模式”。广义地讲,节约型园林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绿地。这样的绿

3、地的设计应该是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遵循地方性特色,保持原生态、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让自然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及显露自然特色等基木原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坏境效益;其次是能够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口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最后是能够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地追求生态环境美观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地强调局部环境的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

4、以及片面地追求视觉观赏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作为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起来,脚踏实地的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倡导勤俭节约、花小钱办大事,脚踏实地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这也与中央最近提出的崇尚节俭之风相吻合,领导者、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要始终树立节俭的意识,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错误指导思想。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

5、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抓手,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准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以及人力、物力与财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大力侣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耍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能力营造园林绿化。要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之路,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

6、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休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1•节地型园林绿化。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上地资源最大

7、程度地发挥园林绿化的牛态功能和环境效益。2•节土型园林绿化。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3•节水型园林绿化。主要体现在使用聚水措施,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装等。应注重雨水的回收与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同时还可以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冋收、中水利用等措施

8、;另一方面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而且还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耍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4•节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