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

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

ID:46140800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_第1页
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_第2页
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改的误区在滚滚而來的课改浪潮中,作为一节数学课,该坚守的是什么?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需要完成,作为数学课,更应该体现的是数学味,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牛的思考。反思当前课改的一些做法,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课改的一些误区,回归平实冇效的课堂教学。一、情景创设的误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创设启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看來,我们必须明确: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髦,它必须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要讲究有效性。对情景创设的建议:1•情景的创设对借助媒体,但不能依赖媒体。例如,在《除数是小

2、数除法》的教学中,冇个老师新课伊始就出示“2.4一0.12”直奔主题,在教师“你能尝试自己解决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行”“老师期待同学们惊人的发现”的寥寥数语中,激发了学生对白我、对同伴进行挑战的勇气与欲望。你说,这算情境创设吗?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宜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只不过支撑它的不再是绚丽多姿的动态画而,而是依赖教师B身的调控驾驭教学艺术的魅力,由表面上的平静状态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掀起波澜,达成外化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冃标。乂如教学《和是6、7的加法》吋,设计这样的牛:活情景:小英给学校送來7盆花,要分别摆在校门口的两侧,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可以怎样摆?你能

3、想出几种摆法?用学具摆一摆,再写出加法算式。学生边摆边写出了和是7的各种加法算式,

4、仏口.培养了一年级孩子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直奔主题的情景创设不好吗?2.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创设“现实”的情景。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里所谓“现实”既町以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直观感受到的现实状态,也可以是学生在其他学习途径中思考或操作的思维层而上的现实状态。创设一个“现实”的情境,不但能拉近数学与现实(学生的牛:活实际)的距离,为学生寻找到学习新知的基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的有效途径Z-o创设情境时,可以再现

5、“现实”,可以模拟“现实”,可以验证“现实”,也可以虚拟“现实”。总Z,—切为了学生的需要而出发。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现实”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岂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物。故事、游戏、模拟表演等呈现形式,符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对高年级学生来说,“现实情境”更多的是指在他们的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了解地事和物。这一学段既耍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直观性活动,更要侧重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性发展,诸如学会白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方面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口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从内化角度推动其口身的学习动力。如教学《吨的认识》,创设这样的悄景:师:课询,老师请同学们带

6、一些总量己知的物体,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还有不同质量的吗?(学生纷纷介绍白己带来的物体的质量)Dili: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作单位的物体呢?为什么?生: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太重了,所以不能随身带来。师:那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用“吨”作单位的物体?部分学生很茫然:没见过,个别学生很激动,说见过。师:其实,吨在我们的生活屮随处可见,只是有的同学没有附意,我们通过屏幕去看看吧。(课件出示:2架钢琴大约重1吨,这辆R车大约重2吨,这只大彖大约重6吨,飞机的种类有很多,这架客机人约重30吨,这头鲸大约重50吨,这列火车大约重100吨……)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运川多媒体展示学生在口

7、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让学牛初步感知较大的而且非常重的物体可以用“吨”作为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在这个教学片断屮,情景的创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是为学生认知的需要而创设的,是在学生思维的活动中自然生成的!总Z,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三思: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吗?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吗?对可要可不要的情景创设,宁可不要!二、数学活动的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强调数学教学是-•种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提侶一个“动”字,即动手、动口、动脑。透视平时的课堂,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8、1)我们有的教师怕活动场面不好控制而有意忽略活动,活动打折的痕迹随处可见;(2)教学活动中动手、动口的多,动脑的少;(3)教学活动中动的形式多,动的时间少,参与动的学生也少。对数学活动的建议:1.每一项活动要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不能讣学生盲目地乱动。如教学《分一分》时,我们为学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文具盒、书包、讲桌、教室里的同学等。并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