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

ID:46142447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_第1页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_第2页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_第3页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数学效率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变量,如个体的动机、口我概念、意志、归因等;另一类是环境变量,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本文将从个体变量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一、把数学问题寓于新奇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之中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情趣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其特殊作用。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先岀示了3、30、300三个大小不等的数,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三个数所表示的量相等?”我在问话时强调了“所表示的量”,起先学生觉得3总比30、300小。当讨论出添上不同的计量单位即依

2、次添上米、分米、厘米等单位名称后,它们所表示的量就一样大了,学生很高兴。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感到这是一种乐趣。接着,我说:“现在要求用同一个单位名称"米'来表示,怎么办?”于是引出:0.3m=0.30m=0.300mo再进一步讨论,如果小数部分的位数也要一样多,便引出0.3m=0.3m=0.3m0有的学生说也还可以有0.30m=0.30m=0.30m或者0.300m=0.300m=0.300mo就这样,学生在不相等与相等的矛盾转化中,富有情趣地学习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兴趣盎然,诱发了探讨新知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数学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1、旧中育新,促进知识迁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前后冇序,又不断发展着的•个整体。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环节。从学生的认识规律看,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也往往是在IH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并使新IH知识相互沟通,从而促进迁移,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古人所说“温故知新”,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推导新知识,不仅使学牛知道新旧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讣学生逐步学会怎样从已有知识中分析推理出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很重要的。2、突出基本数量关系,以简驭繁,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小学里的应用题类型很多,如果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平均使用力量教学,不仅花时

4、多,而且会使联系紧密的知识各自孤立,使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我在教学中狠抓基木数量关系,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有关应用题构成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东西,而口学得更好。3、注意“坡度”,求深度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简单,可是它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认识能力,由于受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看问题往往不全面,分不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而有些知识山于学习阶段的限制,又不可能一下子深刻地揭示其本质,小学生也只能理解到一定程度。为此,小学数学教学耍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所学新知识,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划分为几个“坡度”,逐步提高学生

5、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学生数学?智力?活动水平。三、体验成功,提高自我概念,提高自信投入数学学习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相当稳定的、综合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很多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Z间有明显的正相关,自我概念高的孩子数学成绩比自我概念低的孩子要好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是很冇帮助的。如何讣孩子提高自我概念,提高自信投入学习呢?体验成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志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一

6、一这是他的不幸让学生体验成功可以让他们进入一个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不无裨益。《数学课程标准》中建议: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界,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层次性的练习,让不同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成功体验,使他们进入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四、磨练意志,使学生勇于战胜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在教学屮,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置适度的困难,鼓励学生克服它、战胜它,使学生逐步具备独立面对困难、征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形成较强的意志力。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上,我安排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人共有一些邮票,其中甲占25%,若乙给

7、甲20张,则乙余下的占总数的65%,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刚开始,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便鼓励道: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只要大家画出线段图,再用找对应分率的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茅塞顿开,很快找到了20张的对应分率是(1-25%-65%),并悟出:先用20宁(1-25%-65%)求总张数,再求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张。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努力,靠自己战胜了数学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