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ID:46145729

大小:1.8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2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_第1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_第2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_第3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_第4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学部席艳2016-0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2014年4月30日,WHO发布了首份全球114个国家抗菌药物耐药和抗生素耐药的监测报告数据:几乎全球所有地区都出现了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0.1%-50%)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非常普遍。控制细菌耐药和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定位《指导原则》(2015版)?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具体基本的治

2、疗,更应根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指导原则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位法的关系手术部位感染(SSI)表浅切口感染缝合部位,最常见,易治疗深部切口感染筋膜、肌肉,日常护理,再入院脏器/腔隙感染高发病率,死亡率,反复入院率2014SHEA/IDSASSI在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发病率为2%-5%;在美国每年约有160000-300000例SSI病例;目前SSI是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中最常见的、经济花费最高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危险因素手术因素:洗消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皮肤消毒/皮肤准备手术持续时间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器械

3、消毒手术技术患者因素年龄肥胖吸烟糖尿病伴发感染免疫状态术前住院时间(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目的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不恰当的预防: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二)、预防用药原则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的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手术因素微生物药物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预防效果的询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的影响经济学评估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

4、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药物因素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预防效果的询

5、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的影响经济学评估药物因素细菌污染的机会和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感染发生机会后果严重程度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微生物手术因素手术切口类别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持续时间(三)、预防用药的基本内容要不要用?用什么?何时用?怎么用?用多久?----用药指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给药途径----用药疗程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

6、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101、预防用药指征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异物植入,如人工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

7、、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手术涉及急性炎症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不属预防应用范畴。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1、预防用药指征手术切口类别病案首页2015指导原则Ⅰ类切口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Ⅲ类切口Ⅳ类切口2、品种选择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

8、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应尽量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