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

ID:46147559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_第1页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_第2页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_第3页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_第4页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屮风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服用润肠通便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关键词:穴位按摩;辨证饮食;中风后便秘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48-02便秘是屮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屮风后患者多因长期卧床、体位改变等原因导致气血逆乱、痰浊瘀

2、血阻滞或阴血亏虚,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而成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少、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严重时出现肠形和痉挛性腹痛。便秘导致内毒索的大量吸收,影响中风患者的血糖和胆固醇代谢,阻碍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不利于后期的康复。近年来,我科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屮风后便秘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病例选择66例患者均为本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482±37)岁;病程最短15d,最长30d,平均病程(186±35)天。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3、纳入标准121中风病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lh(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冇先兆症状。(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5)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6)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122便秘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2]:(1)排便时间延长,2天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

4、,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1)遵医嘱服用润肠通便药。(2)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饮水。(3)养成定时排便习惯。22治疗组在対照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及指导辨证饮食。211穴位按摩操作方法根据屮医经络脸穴理论,选择大横、天枢、支沟为主穴进行按摩,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法在穴位处按揉,每穴2~3min,再按顺时针方向摩腹10min。按摩时间宜在晨起后或排便前30min,每口早晚各1次,连续3d。按摩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摩过程中嘱患者全身放松,操作时注意询问患者対手法的反应,按摩手

5、法力求做到均匀、柔和、深透、有力及持久。操作者需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皮肤,在按摩过程中注意保暖。212辨证饮食(1)气虚血瘀型:饮食宜益气活血通络之甜,如枸杞桃仁鸡丁、川茸黄罠粥等。(2)痰瘀阻络型:饮食宜理气化痰祛瘀之品,如玉米粉粥、萝卜等。(3)气血亏虚型:饮食宜开胃健脾、益气养血,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为主。如蛋类、黄罠粥、莲子红枣粥等健脾益气养血之品。(4)痰热内阻型:饮食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之品,如羚羊角汤等。(5)风痰阻窍型:饮食宜祛湿化痰利窍之品,如半夏菖蒲及米粥,菖蒲郁金赤豆饮等。(6)肝肾亏虚型:饮食宜补益肝肾之品,如枸杞猪肝粥、杜仲欢蓉煲猪腰等。(7

6、)肝风内动型:饮食宜平肝熄风潜阳Z品,如菊花粥、天麻鱼头汤等。忌羊肉、狗肉、韭菜、大蒜等辛香走窜之物。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根据《屮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治愈:2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显效:2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有效:3d以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o32治疗结果见表24讨论中医学认为中风后悲伤忧虑,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气血大亏,津枯肠道干涩,泻下功能减弱;气虚则大肠推助无力,糟粕滞留于肠中,使大肠传化功能失调形成便秘。止如清•王清任云“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气

7、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如何有气力到下部催大恭下行。人恭在大肠,口久不行,自干燥也。”中风便秘患者由于过分用力排便,容易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力加强,血压升高,因此容易发生再次中风,使原冇病情进一步加重。故屮风病人保持大便通畅显得尤为重要。穴位按摩疗法是中医经络学内病外治原理的具体运用,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Z募穴,具有调整阴阳升降Z功,按压之可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以通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故为治疗便秘的主穴。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既能疏理少阳之气,又为通便之特效穴,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