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

ID:46152350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_第1页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_第2页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_第3页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命题作文指导: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命题作文“悟”写作指导及示例作文:以“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字数800字以上。【审题提示】这是词语式命题形式,首先,要仔细推敲“悟”的含义(“悟”,《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醒。”),并在“解词”的基础上对题目作整体把握和深层思考,进而在思维发散、展开联想的同时,迅速捕捉口己感受较深、材料较多的思想点,以形成正确、鲜明的主旨。如由“悟”联想到相关的词语:感悟、觉悟、体悟……其次,审题立意时不妨运用“补充”或“设问”的方法使人题变小,虚题变实,进而确立鲜明的“主脑”。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构思成“通过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XXX人或事,悟出……

2、”,这时,题目“X悟……”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冇大虽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由“悟”“补充”或“设问”而成的句子便可成为议论的话题。无论如何,“悟”应是文章的中心词。*F面的立意角度可视为切合题意:感悟人生在读廿中领悟人生的真谛爱之悟“悟”的重要性:如“人生需要'悟',才能不断进步”“悟”是对人的口省“悟”是人的一段心路历程*对审题构思的判断,要注意下面的问题1.离开“悟”而作文:审题时,未能就“悟”引发联想,通篇与悟毫无关联。2.“悟”是一个动词,行文应能体现一个过程,否则只能视为基本合乎题意。3•

3、“感悟XX”,如一本书、一个人,此类文章应视为作文涉及面较窄。4.几个小标题的作文应仔细分辨其内容,如“悟时间”“悟生死”“悟爱”“悟生活”,基木上是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另:改动或没有标题扣2分。岀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扌II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扌111分。附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題意中心明确内容校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

4、虚假表达25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挞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潦草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发展等级10分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表现力强见解、构思新颖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表现力校强见解、构思校新颍立意略显深刻材料略显丰富语言略有表现力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校好个别语句校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内容和表达: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发展等级:一等:10-8,二等:7-6;三等:5

5、-3;四等:2-0【例文】悟饶平二中吴路薇清风徐来的夜晚,在力-家熄灯万家眠的沉寂屮,我依]口辗转难眠。于是翻坐起身,于昏昏灯下翻开了搁置已久的《南佛》。首页的一首诗映入眼帘——“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佛家愿意把人比作物,木着'‘普渡众生”的原则,让人一心朝善。然而,现实并不像佛门那般纯净和谐。功名利禄的追逐,勾心斗角,落井下石置人于死地者也无所不有。我感悟的世界,A黑,太大,太复杂,以至我总在迷惘,在这样的风气熏染下,如何让心中的菩提万古长青,如何让胸中的镜台明净无尘?我看到了陶渊明,《南佛》是这样评价他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6、。”东晋那个朝代,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政途无望的陶渊明选择了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试问古往今来其蕃之追名逐利者,谁人能得如此牛命的闲适,乂有谁能够给后世留卜•如此不朽的杰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ng。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用行动告诉我,心无杂尘,便刀枪不入。我又看到了李白,《南佛》屮记载了他的一句名言:“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人唐盛壯的大才了,不为当时的浮图奢靡空虚Z气所染,所作诗文力攀巅峰。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李白的眼中同有任何的一丝俯就,阿谀奉承Z习在他身上不见了踪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口用酒告诉我,走自己的路,便刀枪

7、不入。继续往后翻,苏轼也驾鹤蹦趾而至。书小评价他,“古往今來,旷达者苏君第一。”搂次被贬,让他看清了政治的黑暗,看到了社会本身的±1陋现实。于是他驾着小舟走了,离开了这个世风口下的社会,寻找自己的天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幽也无晴”,苏轼用豪情告诉我,让心泛若不系之舟,则刀枪不入。我忽然有所感悟,人生在世,总难免会为世俗所染。但若能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为口己开辟一方净土,便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自净心灵,不拘于时。想到这里,《南佛》己翻至尾页,上面赫然印着——“菩提不是树,明镜亦非台。本來无地物,何处染尘埃?”我会心地笑了。东

8、方,此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