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

[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

ID:46157448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_第1页
[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_第2页
[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临床观察【摘要】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诊治的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全组病例经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9〜21天愈合,无1例继发感染。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组织;液化【中图分类号IR2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54-02近年

2、来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笔者收集本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在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6例,现将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43.5岁。上腹部手术32例(包括胆囊切除术22例,胆❷肠吻合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2例,其它2例),下腹部14例(包括直、结肠癌根治术6例,阑尾切除术8例)。均为肥胖病人,切口下脂肪厚度为4〜9cm,于术后4〜7天切口出现较多淡黄色渗液,

3、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及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差,渗液涂片镜检有较多脂肪滴,细菌培养阴性。1.2方法与效果: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部分缝线,内置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愈合吋间为9〜14天,无需II期缝合。E组:16例,切口有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拆除全部缝线,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渗液多时每口早晚各1次,当渗液较少后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每H1次,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切口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JI

4、期缝合。一般5〜7天可行II期缝合,平均愈合吋间为14〜21天。两组病人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2讨论2.1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锻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拆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吋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o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

5、生长。本组46例均符合上述标准。2.2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我们体会主要与以下儿点有关:①切口受到污染引发炎症;②术中用电刀切割皮下组织,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吋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③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受破坏,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2];④切口缝合不够严密,留有死腔

6、;⑤病人体形过于肥胖;⑥病人的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是造成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2.3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①术中精细操作,注意保护切口免受污染。我们的经验是双重隔离防护,即将切口与皮肤、切口与腹腔分别隔离开来,此法虽然费吋但对污染性手术极为有效。②慎用电刀,对于肥胖病人需用电刀吋,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流畅切割组织为佳。同吋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破坏。另外电凝止血灼点尽可能的准确而小,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吋间电凝,造成大块组织灼伤坏死③缝

7、合腹膜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干净,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④缝合吋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组织造成死腔形成。⑤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引流物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及渗液,24〜48小时后拔除。我们自制的多孔(6-10个小孔)塑料软管置于皮下引流,效果确切,值得推荐!⑥对于肥胖病人,应作预防性减张缝合。术后换药吋可于切口两侧适度向切口处按压,一方面可将渗液挤出,避免脂肪液化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早期发现脂肪液化,以便早期予以处理。⑦对于年老体弱、低蛋口血症、

8、免疫力低下患者要做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2.4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缝线,内置以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通过换药就可以使切口顺利愈合,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o若渗液较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