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ID:46160635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_第1页
[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_第2页
[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药干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6-2467-02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本品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干漆味辛、苦、性温。入肝胃经。主要功能为祛瘀、破积、通经、止痛、杀虫。临床用于妇女闭经、瘀血症痂虫积腹痛。本品药性峻猛气味厚浊,故临床应尽量少用单方,宜配自使用或入丸、散剂。1药理研究1.1解痉作用:干漆的醇提取物对离体平滑肌具有拮抗组胺、5-轻色胺、乙酰胆碱的作用,与抗组胺药、麦角酸二乙胺及阿托品的相似,但强度较弱

2、[1]。1.2心血管作用:小剂量时,使蛙、兔心脏的收缩增强,搏动增快,舒张充分,因而搏动量增加,还能使动物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而大剂量时,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血压下降,瞳孔缩小,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3其它:抗凝血酶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于漆提取液(0.2g生药/ml)与对照组相比,凝血时间显著延长[2]。2临床应用研究2.1治疗臓胀:干漆、漆粉各200g,鸡骨草200g,丹参、谷芽1000g,莪术、三、山药粉各500g,干漆炒至无烟,放冷研细过筛合条药制成丸剂,每丸重10g,每服1〜2丸,日

3、3次。治疗10例,肝脾肿大3例,肝硬化5例,肝硬化腹水2例,均明显好转。2.2治疗肝硬化:干漆20g(炒至烟尽)、生三七25g、研筛成细粉,分21包,日3次,每次一包,连服5天,鸡屎白100g,瓦上焙干炒黄,加水500ml,煮1沸,加入米酒100ml,白糖30g,再煮2沸,去渣滤过,澄清,取汁1天分3次服(兼蚕服药粉),连服7天。治疗肝硬化,获得显效。2.3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干漆、马钱子、玄明粉各2g,郁金4g,炒枳壳、白芨各12g,酒大黄3g,青黛6,共为细末。每次5g,加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治

4、疗以腹胀便秘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⑶。2.4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干漆10g、三棱、莪术、地龙、元胡、川楝了、川苇、生甘草各12g,当归、红花各15g,每FI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治疗中辨证暑湿淤滞脉管炎423例,痊愈率40.8%,显效率25.6%,进步31.1%,无效2.5%。2.5治疗颅脑损伤:以干漆、苏木、山甲、莪术加入血俯逐瘀汤屮治疗瘀血重型颅脑损伤24例,其屮1例外伤后脑压增高,21例X线平片可见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平均住院20天,痊愈17例,随访7例均愈。2.6治疗慢性盆

5、腔炎:干漆、威灵仙、赤芍、蒲黄、皂刺、山甲、虻虫、没有药各60g,红娘、蜂房、藤黄各30g,铅丹、白竭各35g,沉香20g,麝香1go按传统手工黑膏药制法推成膏药。每贴直径4cni,厚3mmo贴敷穴位,根据不同辨证,分别贴敷水道、归來、气海、中枢、俯舍、命门、关元、石门、肾俞、三阴、血诲等。每日换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酌情配服中药汤剂。治疗184例,痊愈71例,好转10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4%[4]。2.7治疗了宫内膜异位:干漆4.5g,川牛膝、炒当归、制香附、灸甲片、海藻、赤勺各9g,皂角刺、

6、莪术、丹参各12g,桂枝、血竭各3g,随症配合经痛方与血崩方治疗143例,显效13例(症状基木消失9例,受孕4例)好转10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4%。2.8治疗血吸虫病:服用漆雄丸(含干漆、雄黄),总剂量为50go治疗10例大便检查虫卵阴性率为80%,约半数以上患者在笫2疗程中,肝脾逐渐缩小及变软。2.9治疗猪囊尾呦病:干漆灰、芜萸各240g,雷丸120g,朱砂60g,共为细粉,每服3g,每日早晚各服1次。治疗52例,痊愈35例明显减轻17例。2.10治疗丝虫病:干漆灰300g,地龙、莪术(炒)各50

7、0go研末水泛为丸,早晚饭后各服1・5go治疗15例,丝虫计数全部消失者3例,丝虫计数减少者12例。2.11治疗癌瘤:用平消片治疗180例癌症患者,其中包括肺癌、肝癌、食管癌及骨肿瘤5种。结果,显效25例,有效91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为64.5%。本片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加食欲,延长寿命,乂能使瘤体缩小以至消失。本片由仙鹤草、枳实、郁金、干漆、五灵芝、净火硝、白矶、制马钱子制成片剂,每片0.48go每次4〜8片,每日3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参考文献:[1]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词典[M]•天津:天津科技

8、翻译出版社,1992.23.[2]欧兴长.100味中药和复方抗凝血酶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02.[3]李青春•中西药灌肠治疗易激综合征的对比观察[J]・中医杂志,1993,34(1):39.[4]乔寅.化瘀膏穴位贴治慢性盆腔炎184例[J].陕西中医,1993,14(6):245.收稿H期:2007-04-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