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

ID:46160836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_第1页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_第2页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_第3页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税务研讨论文・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一、账准备纳税调整涉及的几个关键点1.坏账准备产生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区分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金业门行选择,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捉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现行税法规定,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以内提収的坏账准备可作税前扣除,超过该比例的坏账准备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另外,国税发[2003]45号文规定,纳税人与关联方Z间发生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也不得确认为坏账。因此,年末作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时,往往存

2、在两种差异,一是因会计与税法上计提范围不同,即对关联企业计提坏账而产生的差异,属永久性差异;二是因会计与税法上计提比例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属时间性差异。由于应收账款各期变化大、流动性强,若实际工作屮未对关联与非关联企业坏账加以严格区分,势必给年末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带来很大难度。一、2.坏账准备的计提和纳税调整都需逐年滚动计算企业作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其实质是核算按会计政策计提的坏账与按税法准许扣除的坏账之间的差额,因此,准确计提坏账是作好坏账准备纳税调整的前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由此企业在期末

3、计提坏账准备时,不仅要考虑期屮核销和转凹的坏账,同时述需考虑期初留存坏账的金额,即企业每年实际提取的坏账准备是采用“差额计提”的方法计算的。另外,税法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一律不得超过期末应收账款的5%o,这说明在税法上坏账准备只能按余额百分比法计提,且亦是采用“差额计提”的方法,即逐年滚动计算的。因此,如果以前年度已经有过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那么本期对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也应滚动计算。3.当期核销和转回的坏账都需作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并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坏账损

4、失超过己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转回时,应增加坏账准备,并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由此可见,虽然核俏的坏账和转回的坏账在会计利润上均不产生影响,但税法规定,木期核销和转回的坏账都需相应地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二、坏账准备纳税调整规律探析从Fl前实务来看,企业作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时,通常采用如下方法:金业当期利润总额二计提坏账准备前利润总额•当期核销的坏账+当期转回的坏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x坏账比率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计提坏账准备前利润总额•核销的坏账+转冋的坏账.(应收账款期末

5、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x5%。坏账准备产生的差界二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上述计量方法计算过程十分繁琐,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未将坏账准备按关联和非关联企业分类,如前所述,对关联企业坏账准备的调整产生永久性差异,对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的调整产生时间性差界,常规方法往往忽略将两者加以区分,而造成差异计算的不准确和不合理;二是生硬套用会计政策和税法政策,将当期核销和转回的坏账作一一调整,这样核算过程复杂,且需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此,笔者提出改进核算方法,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二计提(关联或菲关联企业)坏账

6、准备前利润总额■期末计提(关联或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金额二计提(关联或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前利润总额.当期核销的(关联或非关联企业)坏账+当期转冋的(关联或非关联一企业)坏账・[(关联或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关联或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x坏账比率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计提关联企业坏账准备前利润总额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二计提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前利润总额•核销的非关联企业坏账+转冋的非关联企业坏账■(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X5%。永久性差异(调整关联企业坏账准备产生的差异)二企业

7、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二期末计提关联企业坏账准备金额(以卜•简称“公式①”)时间性丼界(调整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产生的差异)二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当期利润总额二(非关联金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非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期初余额)x(坏账比率-5%o)(以下简称“公式②”)公式①用于计算因计提关联企业坏账准备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公式②用于计算因计提非关联企业坏账准备而产生的时间性差界。公式①的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值时则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公式②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负值表示应纳税时间性

8、差异。三、举例说明现将上述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下:甲企业年末有应收账款40()万元,其屮关联企业应收账款1()()万元;年初有应收账款100万元,其中关联企业应收账款50万元;本期核销坏账25万元,其中包括核销关联企业坏账5万元;本期转回前期己核销的坏账1()万元,其中包括转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