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

ID:46162684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_第1页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_第2页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_第3页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6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腎功能不全的証治探討謝德富(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永遠會董、香港註冊西醫生)慢性腎功能不全是多種慢性腎臟疾病的晩期嚴重綜合征群,預後不良,嚴重威脅生命。本病由於腎功能逐漸惡化,一般病情爲進行性加重,引起全身各系統的屮毒症狀。在逐漸發展階段'病情可以相對穩定,但每因遭受外邪、過度勞累、七情內傷、飲食失調而使病情加重。本人是西醫學習屮醫,在探硏屮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辨証施治屮,略有心得,特從屮醫臨床的角度對本病的病因、病理與辨証施治進行初步探討。1病因病機探硏慢性腎功能不全,常由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屮毒等疾病發展而來,部分病人有急性壅阻。早期多表現爲虛証,或雖兼濁邪但不嚴重

2、。到了慢性腎衰後期,多因虛實夾雜,脾腎更虧'濁邪壅盛'邪正相比'邪實常較爲突出。無論病機錯綜複雜'本病的病因'均與外邪侵襲和臟腑虛損有關。腎炎史。本病於正虛邪實証'正虛指臟腑氣血虛弱'尤以脾腎虛衰爲主;邪實指濕濁邪毒1.1外邪侵襲: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屮醫病名,可以在癮閉、關格、腎風等範疇屮探討。如癮閉一証,《証治匯外》中歸納爲:「有熱結下焦,壅塞胞內而氣道澀滯者……」。張景岳認爲「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此以水泉乾涸而氣門熱閉不通也;有因熱居肝腎者,則或以敗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根據1986年笫二屆全阈屮醫腎病學術會議討論修訂的辨証分型方案[l]^慢性腎功能不

3、全呈動態發展變化,正虛並不是固定不變,且每種正虛均可兼夾數種邪實。邪實諸証,包括水濕、痰熱、濕濁、濕熱、瘀血等。凡具備任何一項者,即可辨証爲兼夾該實邪。本病因濕濁停留,可以寒化或熱化,若濕濁之邪困犯脾胃,使胃應降而反升,故見嘔惡納呆;使脾應升而反降'故見腹脹氣陷,大便次數增多。由於濕邪困脾,脾陽更虛,可促使寒化;濁邪犯胃,使濕邪化熱,故亦可熱化。濕濁無論寒化或熱化,皆可上溢於口,出現口中尿臭;濕濁困犯脾胃,使運化失司,生化無權,以致發生貧血,而使面色無華或萎黃;濕困犯脾,生化無能而血虛,由於血虛動風,故見風燥而皮膚乾燥搔癢;濕濁化熱,濕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可見尿急、尿頻

4、、尿熱、尿痛;又因腎虛則衛氣不足,衛外無能,故易於感受外邪,肺氣易損,輸佈脾胃功能更弱,因而導致惡性循環,不斷反覆外感,促使病情惡化。總之'無論寒化或熱化'促使五臟俱敗‘以致陰陽離決。1.2臟腑虛損:內臟正氣之充足,臟腑功能之協調,至爲重要。本病往往是由於其它慢性病、先天不足、飲食失常、七情內傷、房勞過度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機體正氣,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平衡失調,加之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而致病。因爲慢性腎炎發展到腎功能不全的病理變化是:(1)濕熱蘊阻,耗氣傷陰:內蘊之濕,積久而漸從熱化,無形之邪熱和有形之邪濕結合而成濕熱之邪,逗留三焦則中侵傷脾,下注傷腎,脾腎氣陰

5、兩傷,則「升降」「開闔」失常,以致精微洩出'水濁滯留,癸損及乙,熱灼傷陰,出現虛陽上擾等一系列症狀(如:高血壓、血尿等)。(2)正氣虧損,邪毒內盛:病情的失治、誤治和遷延不癒,使脾腎功能嚴重損害,一則濕邪彌漫,充斥中焦,漸致清濁相干,陰陽乖亂,出現血之生化肌肝及尿素氮升高;另則氣損及陽,陰損及血,致使正氣大爲耗傷,出現本虛標實,虛實並存,形成複雜而棘手的病理狀態。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証候,常被認作脾腎陽虛,濁陰上逆。其實不然。因爲本病初起,風邪兼挾濕邪,如咽喉紅腫疼痛,口乾欲飲,舌苔薄黃爲多見;屮期大部分患者都有口唇乾燥,頭暈耳鳴'心煩寐差,漫少色赤,脈細弦滑數等氣陰兩虛

6、之証(有的可能與服激索有關),如按「脾腎陽虛」解釋,殊失臨床依據。至於晩期嘔惡上泛,口氣穢臭,舌苔垢膩等,也並非單純濕濁,而是濕屮挾熱。若按脾胃陽虛,水濕上泛,舌質應爲滑潤而胖嫩,然此類病人往往從偏紅轉色淡,這是屮虛不能受氣取汁,化赤爲血,舌失充養之故。此類患者血色素也常低於正常水平,即爲營血15乏的憑證。可以認爲,初起風邪挾濕邪,屮期氣陰兩虛,晩期濕屮挾熱,這是慢性腎功能不全病理變化的基本轉歸。在個別病例或病程的某個階段,可陰損及陽,時或顯示陽虛的某些症狀,但終非主要矛盾。因此,在慢性腎炎以及腎功能嚴重損害的過程屮,濕熱是貫穿始終的病邪;氣陰俱虚導致後期營血亦虧,這是本

7、病的主要病理變化‘而脾腎兩臟則是損害的主要病位。1辨証施治論析本病總的治療原則爲清化濕熱,補益脾腎,標本同治。但在傳變的不同階段,「扶」與「祛」孰重孰輕,應從複雜的變化屮對臨床証候作細致分析,遇兼証須分析其孰主孰次,辨証然後施治,定出具體治法,特論析如下。2.1對濕熱蘊阻'耗氣傷陰階段的辨証施治此時臨床見証爲頭暈耳鳴,口乾唇燥,咽喩疼痛,面目浮腫,腰酸脊楚,夜寐欠安T叟少色赤,舌苔薄黃或黃膩,質偏紅,脈象濡數或細弦滑。尿檢蛋白增多,且有管型及紅細胞;腎功能檢查屮度減退'部分病人亦見血壓偏高。治宜:化濕清熱'補氣養陰。選方:宗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