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基础知识备考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

ID:46166901

大小:6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_第1页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_第2页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_第3页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_第4页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基础知识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基础知识备考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

2、情,加深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用典:言简义丰,含蓄点雅。彳五吉琏格.(D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比拟(2)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3)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1.表达方式:(1)叙述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正面

3、描写、侧面描写;(1)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2)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力口丰富o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

4、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1.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力。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

5、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人称运用:人称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

6、悲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

7、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

8、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与;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4.文章章法:(1)句段作用:①总领全文,②呼应前文,③引出下文,④承上启下。(2)头尾作用:①开门见山,②欲扬先抑,③感情升华,④主题深化,⑤言有尽而意无穷。A、句段的作用如果所问的句段处于文章的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