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

ID:46167096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_第1页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_第2页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_第3页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同学们,再过100天,我们将走进高考考场,再过11天,我们就将打响今年高考的第一仗一一英语听说考试,在这大战将临的时刻,每个同学都在想,如何让自己考得更好?每年高考总有一些同学因为一些失误而懊悔不已,也总是有出人意料的黑马脱颖而出。寒假期间,我们高三各学科老师都做了各学科考场常见失误现象的研究,今天,我就以《高考常见失误及校正策略》为题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语文】避免失误的关键是阅读与作文的审题。一是阅读类。包括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和语言应用。常出现的错误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语言表

2、达罗嗦。建议:尽可能根据问题分点作答。答题尽量简洁,不要重复。二是作文。作文审题是关键,大多考生丢分也是因为审题出现失误。建议:考前多训练,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取主旨。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舍本逐末、甚至反动偏激。在考场上,一般要给作文留50分钟。不要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写,写着写着觉得不好乂重來,这样很难写出好文章。高明的做法是先在草稿纸上进行构思,列岀提纲,通过提纲的方式把思路整理清楚,再下笔去写就可以乂快乂好了。此外,作文字数一定要保证,文字书写要规范。【数学】数学答题失误主要的类型是不完善、不严谨、不规范。如在三角

3、问题中忽视角的取值范围,有关函数的问题,忽视定义域。在证明题中没有对条件和定理进行叙述或叙述不规范,应用题审题不淸楚、格式不规范。忽视隐含条件,如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忘记对判别式的讨论。建议:重视模拟考试,提高实战能力。从现在开始重点在以下儿个方面训练考试技能:先审题后解题;先易后难;答题莫忘检验;判断应用题是什么数学模型;引进未知数时要讲述清楚这是什么;最后要注意回答。【英语】英语高考失误主要集中在完形、阅读、作文三部分。完形题一般考查对篇章的理解和词的运用。常见问题是做完形题不解篇章大意导致准确率低。因此对篇

4、章的大意要了解清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题一般有三个要求,一是给文章选题目;二是对文章大意进行推断;三是判断作者的意图。在阅读过程屮要重视细节,才能做出准确推断。有的考生怕写英语作文,作文敷衍。高考阅卷老师经常发现,一些考生的英语小作文随意敷衍甚至轻易“放空”,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一般来说,作文只要能让阅卷老师看得懂你所表达的意思,都会有得分机会。千万不要坐失得分良机。【综合科】文理综合分值最重,对考生的应试技巧要求也最高,考出来高分与低分之间差异也很大,因此综合考得好,高考差不了,综合分数低,高考没机会。综

5、合科要考出好成绩,除了各单科要扎扎实实复习好之外,还要善于把握两部分试题的不同做法。即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目前,仍有同学在综合考试时分三个学科答题,全部做完第一科再做下一科,连选择题涂卡都分成三段进行,这让人非常担心,你是否分配了足够的时间给后面合适的题目呢?我们认为,无论是严格按照题号顺序答题还是全部分学科答题都不稳妥,比较科学的答题顺序应该是选择题做一遍,非选择题做两遍。择题分值几乎占全卷一半,细心的按照题号顺序做完就可以,边做边在试卷上勾出正取选项。平常要记住每个学科有多少题,到哪一道题开始转换学科,相应的思维方式

6、、知识回忆方向也要及时转换,比如在答化学题的时候,还在想物理老师怎么说,那就搞错方向了。选择题答题注意两种可能失误:(1)双选题冒险瞎猜。当双选题实在无法判断两个选项时,就是猜也只能猜一个选项,这样得分的机会是50%但如果两个选项都猜,得分机会就只1%请注意不是25%即猜两个选项得0分的机会高达83%⑵在疑难选择题上耗时太久。选择题不需要复杂推理或复杂运算,必须速战速决。如果被一两个不熟悉的选择题拖延太久,势必影响后续试题的完成。因此不会做的问题要果断的猜一个选项,并在试题上打个问号做标记,或许后面做题时乂会突发灵感,

7、有了标记就可以迅速纠正。选择题全部完成后,请立即把答题卡涂好。涂卡不耍一边做题一边涂,也不要等至y快交卷再涂o第二卷是综合科拉开分差的部分。主要的困难是三个学科都有容易题和难题,而难题又穿插在试卷中间,前一个学科的难题过了才是下一个学科的容易题。而一道难题乂分成好几个小问,每个小问难度还不同,并不是每一个小问都难到不能得分。因此考生面临的困难是:(1)不能准确判断一道题是难题还是容易题,题目难不难,只有考完分数出来才知道,考场上并不好确定。一个问题,可能命题者把它当成难题,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恰好某个班的学生练过,很熟悉

8、,那就不是难题了。(2)遇到难题,不知道该花多长时间,做到哪一种程度。完全不做,有点不甘心,想得太久,乂怕无功而返,甚至还耽误后面的答题。鉴于这两种困难,提出相应办法:一是对试题难易的判断,以第一印象为准:眼睛扫描,试题情景熟悉,模型清楚的,方法都记得的就是容易题,就应该好好做对;如果情景生疏、过程复杂、模型不清晰的,就是难题,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