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

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

ID:46177138

大小:54.7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1

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_第1页
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_第2页
资源描述:

《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职场指南:求职陷阱究竟有些    一项由1246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有55%的人遭遇过就业陷阱,其中遭遇收费陷阱、试用期陷阱、无偿占有智力陷阱的比例最高    求职陷阱有些:    陷阱一: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以录用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的屡见不鲜,但仍有不少求职心切的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    这些公司招聘时常常不看任何学历证明,甚至不安排任何面试,而只要求求职者支付信息费、报名费、登记费、资料费、推荐费、注册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当他们填满自己的“钱袋”后,就会找各种理由将应聘者“辞掉”这是黑心单位最常用的欺骗手法    陷阱二:不签订就业协议书    用人单

2、位不允签订就业协议,甚至不约定违约惩罚条款的相当普遍,据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都不约定违约金,而在20%有约定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害怕学生违约而提出的要求,学生主动提出的很少毕业生之所以没有约定,一方面是不想自己被“套牢”,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陷阱三:长期试用,榨取人力    对于刚毕业的求职者来说,签订劳动合同最容易遭“忽悠”的就是“试用期”了试用期过长或即将结束时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这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的普遍遭遇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与正式合同期相比,试用期内的工资收入及福利待遇低,长期耗在试用

3、期内,不仅让求职者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求职者的职业发展不利    陷阱四:弄虚作假,不讲诚信    一些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常常在介绍招聘岗位信息时歪曲、编造、美化,极尽包装这些公司常以高薪为诱饵,迫使应聘者立刻签订合同以及约定高额毁约金的方式,千方百计套牢求职者还有些不规范的网站和中介机构,通过接取求职简历,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出售给企业作为销售信息更有甚者,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信息,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诱使应聘者递上个人资料,留作它用    陷阱五:以招聘为名,行推销之实    先以优厚待遇,让求职者上门应聘,再以种种理由提出要对求职者进行“考察”

4、具体考察方式就是公司先与求职者签订一份产品推广协议或产品促销协议,协议中约定求职者必须在约定时间内以公司规定的价格销售掉该公司某种产品,并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或样品费当求职者签好协议去推销产品时,才发现根本销售不掉结果,求职者的保证金或样品费就这样被这些公司“黑”掉了    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睁大眼睛要清楚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摸清应聘单位的发展前景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明双方谈妥的条件,这样即使双方产生纠纷时也不会空口无凭如果遇到与中介招聘信息所列的待遇、薪酬情况严重不符合的,可以向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求职者对自身资料要加强保密,最

5、好到具有公信力的网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