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

ID:46177686

大小:61.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1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_第1页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_第2页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_第3页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_第4页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术话语理论创新比较文学论文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实绩表明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话语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卓有成就的成果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文学的“危机”“死亡”中活得很好也得到了国际比较文学界的认可如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曾经指出:“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比较文学研究项目与学术组织的持续增长但没有任何地方的增长能比中国更为强劲……”    二、建构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    这种创新是研究者对中国和国际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提出新原理或建构新的理论体系或新学派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

2、的形成体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如“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变异学”“译介学”“比较诗学”“可比性”“阐发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等核心术语、概念、范畴等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点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理论表述这里仅以“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变异学”为例加以说明比较文学自它诞生以来不断出现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也诉说了它的学科发展史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各有自己的定义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季羡林、钱钟书、孙景尧、乐黛云、陈惇、杨乃乔、曹顺庆、王向远和方汉文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较文学”的内涵加以界定如目前在高校中使用较广的杨乃

3、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这一概念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四个特性”“三种关系”“一个本体”和研究客体受到了学界的认可方汉文立足于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特性给出了“比较文学的新定义”:“比较文学是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通过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来研究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与联系的学科”

4、这个界定充分肯定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与具体对象重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比较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逐渐深化“世界文学”的概念被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来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世界文学应该有特定的涵义但是自从歌德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关于它的内涵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如大卫达姆罗什、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弗兰科莫莱蒂等先后提出自己的理解国内学者王宁、杨乃乔、方汉文、曹顺庆等也对“世界文学”提出了新的阐释如王宁从世界主义的角度指出世界文学可以被描述为:“    (1)各民族优秀文学的经典之总汇;    (2)一种用于从总体上研究、评价

5、和批评文学的全球的、跨文化的和比较的视角;    (3)不同语言中的文学生产、流通、翻译和批评性选择的发展演变过程”杨乃乔则认为“世界文学共含有五个层面的意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作为经典的世界文学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以及借助翻译在语际传播、折射与阅读的世界文学”可以看出这两个界定中都避免了直接下定义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对“世界文学”给以了界定也不难看出大卫达姆罗什的影子因为在他看来“    1、世界文学是各种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    2、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益的文学;    3、世界文学是一种阅读模式而不是一系列标准恒定的经典作品;是读者与超乎自己时空的世界发生的

6、间距式距离”而方汉文则从辩证理性的角度重新定义了“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就是各个民族和国家文学差异性的同一性的交合与融新”这种界定凸显了世界文学中的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变异学研究”是曹顺庆近年来致力建构的一个领域在《比较文学学》(XX)中他首先提出“变异性”的话题XX年他对“变异学”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系统阐释变异学的理

7、论背景、理论核心、研究范围(跨国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学研究和跨文明研究)和价值意义等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的形成除了体现在核心概念、术语以外    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颇有创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结合本国的比较文学实践积极探索全球化时代跨越东西方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新观念和新理论例如乐黛云等著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立足于文化和文学多元差异性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