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

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

ID:46185134

大小:59.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_第1页
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_第2页
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古代重阳节的佳话    孟嘉落帽    孟嘉字万年是晋代名士少有才名晋朝永和年间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甚得桓温的器重    一年重阳佳节桓温在龙山大宴属下的僚佐吟赋诗此日所有僚佐都是戎装赴会把酒言欢正当大家诗兴大发之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他竟然没有发觉还在那里与人高谈阔论这是一件有伤大雅之事桓温见到这个情形便暗示其他人不要提醒孟嘉想看他如何善后    不久孟嘉去如厕桓温命人取帽放回他的坐处又命文士孙盛写一篇文章嘲笑他孟嘉回来看见官帽和孙盛的文章马上乘兴作文以答由于他文词俊美受到众人的赞赏桓温也没有怪责他    后人便把“孟嘉落帽”作为一

2、个重阳节的典故还有人将重阳节称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    在古人吟重阳的诗词中有不少提及这个典故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李白有诗句云:“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宋人辛弃疾词有云:“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共一矣落帽参军华发”    陶潜赏菊白衣送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孟嘉的外孙——晋朝大诗人陶潜陶潜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潜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

3、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陶潜字渊明平生嗜酒但他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据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潜在家赏菊吟诗一时酒瘾发作遍寻家中并无存酒    正在徬徨之际陶潜忽然看见一个白衣使者载酒前来一问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使者原来是朝廷征召陶潜为著作郎他不愿意去就职王弘想结识这位名士曾多次给他送酒这一次真是雪中送炭陶潜立即开怀畅饮提笔赋诗    “陶潜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成为一时佳话为后世文人所吟李郢《重阳日》有句云:“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王勃《九日》诗云

4、:“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李白《九日登山》诗:“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王勃作《滕王阁序》    有一次唐代王勃前往探望父亲九月八日船到马当山遇一老翁对他说:“明日重阳南昌都督阎公将在滕王阁举行盛会令客人作《滕王阁序》你才华横溢何不共赴盛会成一代之名?”    王勃答道:“此去南昌有七百里之遥今日已是八日岂能及时赶到?”老者笑道:“我可助你一席清风”果然顺风顺水及时参与盛会    本来都督阎伯屿意欲让其婿为重修的滕王阁写序以期千古留名而且也早已写好了开始时阎公故意拿纸笔遍请来宾动笔

5、宾客皆知其意无人敢接独有王勃毫不谦让    阎公心甚不快但不好发作就命人伺其下笔随时通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沉吟不语又报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矍然而起道:“此真天才当不休矣”宴会尽欢而散王勃也一举成名    潘大临的半联诗句    宋代黄州潘大临善于写诗苏东坡、黄山谷等对他非常赏识    一次谢无逸写信问他有无新作潘大临回信答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闻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谢无逸得到潘

6、大临寄来的这半联诗句便为他续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