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

ID:4618530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_第1页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_第2页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_第3页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部常用经穴针刺深度探究[摘要]目的:为求得腹部主要常用经穴的安全针刺深度。方法:取5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其中男尸21具,女尸30具,定穴,冰冻后,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成穴位断面标本,等自然化冻后,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脏器深点间的距离,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结果:得到腹部17个穴位浅点至深点间的安全针刺深度范围。[主题词]穴位,胸腹部/解剖学和组织学;针刺深度StudyonSafeDepthofAcupunctureatCommonly❷UsedAcupointsonAbdomenZhangJianhua,YanZhenguo,YuAnsheng,e

2、tal(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Shanghai200032)[Abstract]Inordertoexplorethesafedepthofacupunctureatcommonly❷usedacupointsonabdomen,51freshadultcorpses,21malesand30females,werefreezedafterlocationofacupoints,andthentheywerecut

3、withanatomiccross❷sectionmethodasthecross❷sectionsamplesofacupoints.Aftertheywerethawednationallythedistancefromthesuperficialpointoftheacupointontheskintothedeeppointontheorganwasmeasured,andthedataobtainedwereprocessedwithstatisticalmethod.Thesafeneedlingdepthrangesof17acupointson

4、theabdomen,distancesfromthesuperficialpointtothedeeppoint,wereattained.Keywords]Points,Chest&Abdomen;NeedlingDepth针刺深度是针灸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报道不多,关于腹部穴位针刺深度的报道更少。腹部针灸穴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部分穴位是临床常用穴位。这些穴位主要分布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等。腹前壁的深部为腹腔,腹腔内有许多重要脏器,例如:肝、、大肠、小肠、肾、脾和膀胱等。针刺腹壁部穴位,若深刺,易刺伤上述脏器。

5、如果深刺并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脏器损伤。有些损伤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例如刺穿膀胱、胆囊,使尿液或胆汁外溢,引起腹膜炎等。笔者对腹部17个常用经穴深入研究,旨在为针灸医生提供不损伤腹腔脏器的安全深度,以避免刺伤某些脏器引起不良后果的发生。1材料和方法取51具发育正常、无变形、胖瘦适中的较新鲜成人尸体,其中男尸21具,女尸30具。❷⑴在尸体上划线定穴。穴位的皮肤点,称浅点。浅点的定位以1991年1月1日实施的《经穴部位》标准为准。先用颜色铅笔定穴和划穴位切割线,然后用红色或蓝色油漆复染浅点和切割线。腹部穴位的切割线均为上下方向。将尸体截去四肢和头颈,把

6、定好穴和划好切割线的尸体躯干部分,放入-30°C以下的低温冰柜内冰冻4天。在皮肤穴位浅点处,用尸体切割机,沿穴位切割线将冰冻尸体切割成断面。切割机的锯条与穴位皮肤呈90度垂直。❷(2)等穴位断面标本自然化冻后,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浅点与深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深点为刺及脏器离浅点最近的点。❷(3)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用电脑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它们的结果。测量长度单位用毫米(mm)。2结果共测量腹部左右成对经穴12个,不成对经穴5个。这17个穴位大部分分布于上腹部,小部分分布于下腹部。挑选这些穴位进行研究,是考虑上、下腹部有重要脏器,针刺刺及易产生意外。1

7、7个穴位的测量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由表1可发现,刺及脏器的深度,上腹部穴位大部分较接近,一般在11〜17mm之间,其中以章门和京门穴稍厚。左右对称穴位间的厚度较接近,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证明左右对称穴位间厚度无显著性差异。下腹部的横骨穴,刺及膀胱的平均深度在25mm左右。横骨穴标准差比上腹部其它穴位的标准差大,说明横骨穴的深度离散度大,这种现象与膀胱充盈度大、小变化有较大关系,在临床针刺时要引起注意。左右对称穴位,男女间的厚度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证明左右对称穴位间厚度无显著性差异。由表1发现,上腹部的4个不成对穴位,刺及脏器的厚度接近,

8、其中以鸠尾穴最厚,深度在15mm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