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

ID:46191032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_第1页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_第2页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分析与演唱指导【摘要】由黄永熙作曲、毛羽作词的艺术歌曲《怀念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经久不衰。木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旨在帮助演唱者更好的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关键词】怀念曲;歌曲分析;演唱指导【正文】由黄永熙作曲、毛羽作词的艺术歌曲《怀念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今天我们找不到更多关于二位的个人资料,但是就传世的作品而言,黄永熙在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的队伍里,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位。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分为了两个部分,即“把”和“问”。通过这两个动作,词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的想像。第一•段把印着泪痕的笺,交给那旅行的水,何时流到你屋边,让它弹动你的心弦。”这里的笺,寄托

2、了“我”的情感,寥寥两行字,却道出了一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口口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坚贞和无奈。“何时流到你屋边,让它弹动你的心眩”这两句,十分符合中国文人墨客的对爱情的追求一一两情相悦、心心相印。让“我的笺”弹动“你的心弦”,本身也是一个十分唯美的画面,使人有一种“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唯美Z感。第二段:“我曾问南归的燕,可带來你的消息?她为我命运呜咽,希望似梦,心无依”直接给人一种心碎的感觉。“我”问“归燕”“你”的消息,换来的却只是“她对我命运呜咽”。“我”木是世间痴情人,可怜并不是每一个痴情人都能换来有情人终成眷属。词作者这里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口表达,而是通过“归

3、燕”表达这种情感,反而更突出了“我”的悲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吟唱出“希望似梦,心无依”时,更是叫人肝胆欲裂。世间最难解的便是“情”,词作者的“情”似梦,似流水,虽然梦终会醒,流水永不停,但是却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永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歌曲的旋律。歌曲的旋律一如词作•样,十分工整、精致、充满了诗情画意。乐曲是一个标准的二段式乐曲,歌曲采用的是分节歌的形式。整首歌曲都只用了一个节奏型,即“x?D?Dxx

4、xx-x

5、x?D?D?D

6、x-OO

7、”,只是在结尾处稍加拉宽,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旋律的写作上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手法,旋律十分优美,第一段以叙述为主,第二段经过了高

8、潮之后逐渐回落,最后以绵延的结尾结束。从每一句的起音即“5、5、5、2”和“、6、5、3"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使得这首歌的旋律更加符合了中国诗歌的音律。现在让我们再來看看这首歌曲的伴奏。歌曲的前奏是第一段旋律的变体和缩小,交代了主题动机,而伴奏部分只是采用了用波音演奏的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轻柔恬静,似乎有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清新之感。第一段歌曲中右手高声部的分解和弦用三连音演奏,犹如流水延绵不绝,又似古筝琴韵悠扬,左手的分解和弦是简单的四分音符,却起到了骨架的作用,使得音乐上有空灵、下有基石。到了第二段,三连音的琶音从右手高声部转移到了左手低声部,暗示了情感的变化,而右手和旋律平行

9、的丰厚的和弦更加凸显了这种情绪的变化。在“可带来你的消息”之后有一个小小的减慢,更加突出了问句的效果,同时也将三连音再次移交回右手,相同音的重复凸显了一种“问”的“无果感”。随后,伴奏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只是琶音起伏更大,表现了无奈之情。第二次重复时右手变成了分解和弦节奏型重复,左手也变成了分解和弦,以P的力度演奏,凸显了一种冋忆的感觉。到第二段时,右手变成了密集的有十六分音符演奏的重复的下行分解和弦,带有一种竖琴的咅色,给人空旷凄美之感。最后一句又回归到了前面四句的音型,凸现了“怀念”的绵绵之感。演唱这首歌时,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每一句的渐强和减弱,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才能体现出旋律的宽广优美

10、的感觉。其次,要深入的理解作品,准确表达谱面上的各种标记。演唱时,声音要圆润婉转,不可强大有力。在演唱“我曾问南归的燕”时,由于是全曲的高潮,一开始就要有充足的气息准备,这里一泄不能因为情绪激动而唱的过强,要准确理解谱面上标注的“稍激动地”的含义,演唱尾声部分时,要注意处理好减慢和自由延长,做到音断情不断。本曲的每一句结尾都是跨小节的长音,让每一个长音听起來都有余音袅袅的韵味,而不是干涩紧绷的感觉是演唱这首歌曲成功的关键。本曲从演唱技法上来说要求不是很高,主要需要的就是强大的气息支持和对声音的控制。但是,演唱这首歌曲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充分的理解乐曲,理解乐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在自己的眼前能

11、够展开乐曲所描绘的画面,真正的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做到“人在情中、乐在心中”。参考文献:[1]冯康•中国艺术歌曲选(1920-1948)中国作品(第四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