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ID:46192004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_第1页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_第2页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_第3页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_第4页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齐白石先生艺术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代表作品赏析齐口石是我国二十世纪箸名的国画艺术大师,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他开创了花鸟画画坛之新风,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最高峰,形成了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纵观齐老先生的一生的艺术创作,不难发现,齐白石先生艺术发展分四个主要阶段,归纳其部分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主要如下:一、诗书画印打基础阶段齐口石11岁时,曾拜师叔祖父学习木工,后学做雕花木工,20岁已成雕花名手,兼习画。25岁时,拜胡沁园、陈少

2、蕃为师学诗画,这个阶段正是白石老人学画的基础阶段,受先生所教工笔花鸟草虫,并观摩了大量的古代书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见古人之所长摹而肖之”,白石老人从《芥子园画传》入手,临摹了大量应作,基本习得山水、花鸟、人物的技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时期的口石老人的画作稍显青涩,还不够生动。人物画的最为形象,齐白石所画人物较少,所作仕女图精美典雅,有“齐美人”之称。口石老人晚年曾评论自己30岁左右的人物画:“老实说,我那时画的美人,论笔法,并不十分高明,不过乡里人光知道表面好看,家乡又没有比

3、我画得好的人,我就算独步一时了书法学习清代流行的馆阁体,后又学习何绍基书体利魏碑。并能将木雕手法应用于刻印,形成鲜明齐派风格的冲刀法。同时,在追求艺术过程中深感自已文化底蕴薄弱,他特地拜师学习诗文,为理解和学习文人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阶段作品来看,白石老人受工细着色画派的影响较深,用笔仍处于临摹古人的阶段,技法尚未达到创造性的应用。譬如《三公百寿图》。口石老人三十岁以前画鸡,虽然笔墨差,但已经生动传神,能掌握鸡自身的特点,表达不同的趣味。熟练的技法来自于老人观察和研究鸡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因此

4、十分传神。《梅花天竹白头翁图》亦为白石老人青年时期的作品。白石老人作画,追求所画对象的精神,并求构图的新颖,仔细揣摩物体的质感,以还原其真实的形态。画中的白梅,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开正时,清润秀逸,超凡脱俗,以黄色突出花蕊,更显高雅之态。天竹并不是白石老人常画之物,画中也只是作为陪衬,叶子用墨色突出茎干,天竹豆画的很圆整,颗颗饱满,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天竹下方辅以大石,以使画面饱满,显得充实,富有层次,避免了头重脚轻之感。画面中的双鸟白头翁,生动传神,充满欢快雀跃之感。花卉中点缀飞禽,飞禽栩栩如生,

5、羽毛丰满轻盈,眼睛生动传神。二、师法古人师自然阶段白石老人40岁之后走出家乡,开拓视野,观摹学习古圣今贤的精品力作,饱览写&异地他乡的名山秀水。从古迹碑林中吸取艺术营养,在结识文人画友中提升自我。先后学习八大山人、徐渭的绘画技法,摹仿金农、李邕、郑板桥的书体,尤其是临摹《天发神谶碑》的篆书,对其绘画和篆刻影响较大,逐步成形大刀阔斧、斩钉截铁的篆刻风格。绘画技法也摆脱了古人的束缚,转入以写生为主,探索大写意画,此时的齐白石先生在湘潭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此时,口石老人的绘画技艺大增,已经逐渐摆脱了古法的束缚

6、,虚心学习今人的绘画技法。《赐桃图》便是口石老人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为晋卿老伯祝寿所作。齐口石的祝寿画,以桃为最多。他爱画桃,求画者也喜欢请他画桃。《赐桃图》中,云雾缭绕,旁边有侍女执扇、西王母怀抱一只巨桃祝寿而来。口石老人画桃时,喜欢把桃的比例加以夸张,这种夸张手法是从民间艺术借鉴而来,这也是成就其艺术的一大根源。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天衣无缝的融汇,在一个桃子形象中也有突出的体现。用没骨法,直接用洋红和藤黄点画,是口石老人画桃的主要特点。唱“主角”的洋红,在口石老人手中不是涂上去而是画上去的,有

7、笔意笔痕,有骨有肉,有重轻和浓淡的变化。人物塑造上,也体现了俊秀飘逸的特点,有一种道骨仙风之感,较以前更加凝重老练。三、衰年变法创新风阶段白石老人于1919年55岁之时赴北京,住法源寺,卖画治印为活。这一阶段的齐白石在京无名气,求画者不多,自慨之余,决心变法,立志独创画派,也就是后来自称的“衰年变法”。衰年变法是齐白石先生艺术生涯的重要转型期,白石老人经当代名家陈师曾的劝告,改学吴昌硕开创的大写意花卉一派。绘画题材上面对自然,力求真实;笔墨上师法吴昌硕,探索红花墨叶技法。用鲜艳的洋红点花朵,以浓淡笔墨

8、画花叶,让鲜红花朵与墨色花叶有机融合,借颜色反差给人以清新、朝气之感。同时非常注重各类花鸟画构图的比例,如画桃或葫芦时,运用夸张技法,将桃或葫芦画得较大,突现吉祥喜庆之意,给观赏者深刻印象;而在画葡萄、藤萝时,以表现主干、根系为主,花叶、果实较小,枝叶细密,色彩淡雅。齐先生衰年变法的艺术风格首先被日本藏家认可,1922年,陈师曾先生征集中国画作品到H本参展,他的二百多幅作品在三天内被藏家抢购一空。《雄鸡老少年图》是口石老人于1919年所作。植物老少年,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