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微距摄影窍门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

ID:46196055

大小:85.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_第1页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_第2页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_第3页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_第4页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底微距摄影窍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底微距摄影窍门    水底微距摄影有什么技巧?水下微距摄影从技术角度讲不是很难平时的技术在水里也一样可以应用看看下面吧    所说微距摄影放大倍率一般是从1:3到1:1    1:3代表的是底片上曝光的影像比实际物体小3倍;而1:1则表示底片上的影像与实际物体一样大小    (也就是说微距镜头上给出的比例公式冒号左边的数字代表的底片的影像大小右边的数字代表实际被摄物的大小    比如用1:3的微距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去拍摄一个实际长度为10mm的昆虫时昆虫在相机底片或者数码感光芯片上形成的影像大小就是3mm    而当用1:1的微距镜头去拍摄时底片影像的大小就也是10mm了)    为了能

2、在微距范围内拍摄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镜头以及与其配套的防水镜桶    一般微距镜头从无穷远直到最大的放大倍率都能合焦    另外也可以用标头(大约50mm的镜头)与近摄接环相结合    但这种接环在潜水的时候无法取下因此会将镜头的合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传统微距镜头的焦段一般是5060mm    100/105mm或者180/200mm焦段的微距镜头不能给你更大的放大倍率而是能在更远的距离上来进行拍摄    在是追踪拍摄那些到处晃动的鱼时有很显著的优势有时甚至是先决条件    技巧    微距和其他拍摄之间有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伸长的镜桶增加了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极大地减弱了光线的传播  

3、  拥有TTL功能的人现在有了优势因为不用去计算曝光补偿的问题    安装在胶片前面的感应器能自动计算光线的损失并予以补偿用手动方式去拍摄微距就要费劲很多    如果有人有这样的热情去尝试就要做好欠曝的准备并花时间去研究如何去做补偿的工作    对焦也是微距摄影中的一个问题    当进入微距拍摄范围时景深会呈几何级数下降    要用手动对焦方式将仅几个毫米的东西合焦在恰当的距离上确实是个极大的挑战而结果往往会出现极小的失焦的情况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时候    实践表明对于初学水下微距摄影的朋友依靠自动对焦会拍出更好的片子因为自动对焦比任何人眼更快更精确    将相机设置在“伺服自动对焦”(S

4、挡)上    在这种模式下会有把握在构图时所选定的合焦点始终保持清晰并等到合适的时刻按下快门必要时轻轻地前后移动一下相机来调整合焦情况    曝光    要最大限度地缩小光圈为的是尽量对微距的短景深进行补偿    几乎所有大厂商生产的微距镜头都有f32的光圈    另外由于微距头的长镜桶增加了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光线的损失显然需要补偿很多的光线才能做到正确的曝光    较短的拍摄距离对此有一定的补偿    使用100ASA(ISO100)的胶卷50/60mm微距镜头以及闪光指数为11的闪光灯是比较合适的    用100mm/105mm微距头拍摄时闪光的输出要加倍    这可以通过

5、使用两只灯来实现    而当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来拍摄的时候甚至要考虑使用第三只灯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那些使用“增距镜”的情况    增距镜能让镜头的焦距和放大率都增加一倍达到2:1    实际拍摄中使用两个或者三个小型的微距闪光灯远比使用一个工业级别的强劲闪灯的效果要好    专门的微距闪光灯能提供恰当的色温5600K从而有良好的色彩还原并且容易携带和操控    广角用闪光灯是为了照射大距离而制造的其色温比较低拍出的色调会偏橙或者红色    水底微距摄影    闪光灯及其摆位    传统的微距照明方式是正面照射    将闪光灯置于相机的正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物体都能有良好

6、的照明    在某些情况下将正面照明和侧面照明相结合来强调一些特定的特征    比如侧面照明可以强调海兔的鳃部而正面的顶光可以突出石头鱼背部的尖刺    为了让灯的摆位方便灵活闪光灯应尽量小些并装在由两只短臂组合而成的灯臂上    与闪光灯照明同样重要的就是突出主体    如果一张微距照片让观众在上面找半天个是主体的话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啊    因此将主要特征与前景和背景分开是非常重要的    独到敏锐的眼光会拍摄到一个独立于礁岩上的海葵生长在蓝色大海怀抱中的照片(为了让背景呈现蓝色将镜头对准水面拍摄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1/15到1/8秒)    微距摄影    应注意的事项    即使在拍

7、摄微距的时候有环保意识的水下摄影人也应避免任何与珊瑚礁或者岩石的接触    用两个指尖轻轻捏住死珊瑚的一角身体其余部分悬停在水里就应足够来支撑和操控相机了    因此良好的潜水技术和中性控制是前提条件    良好的水下行为不但对环境有好处也会令潜导喜欢你    记住潜导都有自己的秘密地点那些潜点可不是已经被潜滥的地方而潜导只带他信得过的人去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