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学设计范文

望岳教学设计范文

ID:46198081

大小:69.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望岳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
望岳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
望岳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望岳教学设计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望岳教学设计范文    通过望岳的教学设计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下面是关于望岳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理解诗的意境背诵此诗    3、情感与价值观: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远望──绵延高耸

2、    近观──神奇秀丽热爱    细看──胸怀浩荡、眼界开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登过泰山?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感受如何呢?唐代大诗人杜甫却另有一种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佳作《望岳》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略)    三、齐读本诗二遍(要求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讨论:    1、这两联“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

3、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到底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

4、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2、这两联“望”的角度又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

5、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一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3、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模仿着写两组对偶的句子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

6、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五、课上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2、填空:《望岳》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3、背诵这首诗    六、学习小结(学生自己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