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

ID:46202200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_第1页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_第2页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_第3页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_第4页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7行政论文范文大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3.11中产阶级的欠缺。中产阶级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因素。原因是,第一,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间的冲突就会减缓。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和激进的思想和冲突论就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中产阶级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

2、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改革以来,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分化,这是一种新的两极结构。近年来的一些收入调查证明,中国的高收入层在总收入中占有的比例过大,它不仅侵占了低收入层的份额,而且侵占了中等收入层的份额。如果将屮国居民收入做成人口金字塔的话,那么,中国总的收入结构是中层比较小,但中下层比较大,这就是说,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明显,而中间偏下层人数众多。因此,还是具有两极社会的特征。1994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情况中,最高收入的1/5家庭占有了全部收入的50.13%。高收入层占有的高收入显然是侵占了低收入层的利益,但同

3、时,它也侵占了中间层的利益。屮间的1/5家庭占有总收入的比例为15%左右。这就是说,连中间的1/5家庭都得不到相应的20%的份额。这样,中间阶层,实际上已被推到了中下层的地位上。3.11“类屮产阶级”所受到的威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没有屮产阶级,但是,却有一种中产阶级的替代。中国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排他的界线,将农民排斥于城市居民之外,维护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实现了阶层之间的社会屏蔽,由此产生了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替代。这样,就在中国造成了一种类中产阶级的城市居民。之所以称它为类中产阶级是因为,一方面

4、,它与财产分层中的中产阶级不同;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在地位上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即使是一般市民,也高于占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而居于社会的中间层地位。中产阶级的替代同样可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市居民类中产阶级的存在,是中国“阶级斗争年代”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结构原因。八十年代初以来,中国城乡分野的界线被打破,数千万农民流入城市,城市有限的社会资源被更多的社会群体分享,这已对类中产阶级的利益形成了威胁。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国有经济不景气,大批国企职工下岗,这更导致了国企职工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下降。一些社

5、会调查证明,不少企业职工中有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被抛弃的感觉。在城市中,“工薪层”竞成了低收入层的代名词。总之,传统的类中产阶级的地位已大大下降,其结果是社会中间层的萎缩和社会下层的膨胀,这些都预示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3.12总体性资本与两极社会。研究后共产主义转型的著名学者撒列尼和特雷曼等人认为,对于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精英形成来说,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三者之间可转换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换言之,政治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限制是否严格,会对后共产主义社会的精英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对于中国社会资木转换类型所进行的研究中

6、,我们发现一种与撒列尼的转换类型相当不同的资本转换类型。对于这种资本转换类型,我们可以称Z为“圈内转换”。如前所述,十儿年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典型的就是“不落空”现象:在国家政权层而上总体性血缘资本代际交换,强化了不同资本的可转化性,这就是〃不落空”现象,换言之,在社会的每一次资本转换和资源占有的风潮中,都没有落下他们。“不落空”的几次高潮(70年代末的高考、80年代初的出国、80年代屮期的官倒、80年代末的第三梯队、90年代初的下海、90年代中期的买文凭)成为他们总体性资本积累的重要

7、环节。由于总体性资本过多地垄断了社会资源,因而,它侵犯了众多社会阶层的利益。我国的中产阶级之所以难以形成,部分原因在于,原木应被社会中产阶级占有的资源,现在被总体资木垄断去了。首页12345678...»尾页对国家、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再认识一一兼评公共产品论与双元社会主义的国家职能、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规定了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产生的,它的职能就是运用法权维护、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上层建筑,从而运用国家这个强大的杠杆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财政是执行和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阅

8、读全文>>金融结构调整与证券市场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正式加入WT0的临近,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迈出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相继出台了一些充实资本金、提高竞争力的政策,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结束了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