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

ID:46209042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_第1页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_第2页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_第3页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语文教学课容量探析摘要: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被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的内容。关键词:容量语文教学课堂容量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15一、课容量的定义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提到课堂容量的问题: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这节课的容量小。那么,到底什么是课容量: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被学生接受、掌握、消化的内容。就是—节课里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接受到多少知识,又吸收了多少知识。二、中职学生现状中职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文化课基础薄弱,

2、不太爱学习,虽然小部分上进心差些,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上进,但是,对学习无从下手,甚至有的都不知道怎样去听课,更不用说会学习了,同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和老师去沟通,再加上受重专业轻学习的观念影响等等,导致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时有名无实。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和安排课堂容量才是比较客观的。三、课容量的制定什么样的课容量合适?怎样制定课容量?关键在于:既要关注课堂容量,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课容量太小,学生感觉吃不饱,这说明我们的课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容量太大,学生则感觉掌握不好,

3、画囹吞枣,只是忙着跟紧教师的节奏,学得很累,那些基础好点的学生会跟着老师,基础差的就会开小差了。有的时候我们上完一节课,会觉得这节课计划的任务没有完成,有的时候又觉得最后空的时间比较多,这些都属于课堂容量设计不当的问题。课容量重要,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课容量的制定取决于学生到底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讲了3个问题,学生学会2・3个,并能熟练运用,就说明课容量制定得大概合适。鉴于自己有上述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同时又有一些还在探索中的方法提供给各位同仁,供大家参考,以便共同成长。方法探讨举一反三法

4、。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举一反三,让学生多练,课堂容量就增加。例如,在讲修辞手法排比和反复时,可以举些课文中用排比和反复手法的句子让学生去体会,如讲卢梭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篇文章时,就有这么几句话牡匕刻我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里,我停止思维,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学的推理特『啊,伟大的上帝呀!啊,伟大的上帝呀!”让学生去判断哪个是排比,哪个是反复,再试着说说区别,学生讨论得很热闹,都不甘落后,答案也在讨论中逐步清晰,教师只需把两种修辞手法讲透,问题抛出来,因为简单,他们懂了,会了,学生们就乐于

5、参与进来。2.适当安排法。一节课安排2-3个知识点,1-2个重点,1个难点,使学生能够做到掌握知识点,讲解时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上再做些练习,以检测容量的大小。仍然以卢梭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一课为例,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有3个,一个是内心独白式的写法,再一个是富含哲理的语言特点,第三个是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内心独白式写法”既是知识点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是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渴望和回归,实际是对不受羁绊的自由人性的向往和企盼。这篇文章的重难点相对就不好理解,怎么办?首先解释什么是◎虫白”:戏

6、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还不懂?用口语解释!问学生,有没有那种时候,一个人,心情很爽,突然就想唱歌?学生回答,有啊,那就是“独白式”,你,那是唱,卢梭是写!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难点的解释也用口语,直截了当。3•共同探讨法。基本容量确定后,在落实知识点时,与学生共同探讨,只要问题提的具体,学生回答的思路基本正确,只是用词的问题。包括重难点都可以与学生探讨,前提是把问题具体化,用学生能听明白的词表达清楚,甚至把一个问题变成几个问题提出,一小步一小步的来完成,最后组合,这个过程需要教

7、师引导学生的思路。4•“微课”引入法。有时会遇见难以讲解和理解的某个知识点,就把“微课”模式引入课堂,一般“微课”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完全可以完成任务,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进行局部授课,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5•当堂反馈法。在“课堂小结”教学环节中,练习或者复习当堂的知识点、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下次课堂上再加以复习巩固。6•适时调整法。即便确定了一定的课容量,因每节课的难易程度、学生状态的不同,也需要适时调整课容量,以便有所增

8、加或减少内容。7•反复征询法。课容量的制定主体是教师,确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对学生的了解,但学生是成长、变化的个体,可能每次课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反复征询学生的看法和建议,对课容量的准确把握尤为重要。难点还在“度”的把握上,而且,有的时候课堂容量和效果又是一对矛盾体,我们既希望课堂容量大些,又希望教学效果好些,这样的想法当然很好,但是事实往往很难实现,所以,如何把握最恰当的课堂容量,而且让课堂效率更高,这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