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

ID:46216200

大小:177.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_第1页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_第2页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_第3页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_第4页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式太极拳内气浅论作者:魏勰太极拳中的“气”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我平时总是让大家练“气”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等等问题恐怕大家就不是那么清楚了。我通过近二外线、紫外线、磁场的一种物质,但又具有它们各的一种东西。一、气的定义1、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木物质。《周易•系辞》说:“天地Mffl,万物化生”o2、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索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Z发成”,“天地合气,命Z曰人”。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形体构

2、成,实际上也是以“气”为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故“医门法律”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所以才说“所人活一口气”o3、气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索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冇所以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而成,神乃自生。4、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曲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特性,对人体生民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等作用。二、气的生成人体的气来源于秉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精气,简称谷气

3、)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來而生成。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食物屮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均起着推动作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就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体温是

4、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的。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休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滲,苴气必虚”o4、固摄作用「气矗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冇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所以说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四、气的表现形态1、在初级阶段:气多表现在手、头上、肌肤,尤以手上为主。比如:在练拳时多变现为:“酸、麻、冷、热、涨、疼、虫走蚁形感”等等。2、在中级阶段:多为丹田饱满,坚如石

5、卵,周身膨胀Z感,又如双手捧气球吹气时的感觉。3、在高级阶段:表现在“化坚为柔”,“周身一园,浑然一体”。五、气的归经1、先天之气归肾经: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2、谷气归脾胃经:因为“胃为后天Z木藏饮食五谷。。。。。。3、大自然Z清气归肺经:“肺为呼吸Z根本。。。。。。三者所形成之综气统归任脉,藏于丹出。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大家“气沉丹田”的原因了六、常见的几种辅助长气法1、贯气法:两手自下而上,掌心向上慢慢托起,超过头顶,此动为吸气;然后翻掌心向下徐徐下放,自百会下贯丹田继而下行入地,此动为呼气。(带领大家一起

6、练习数次)2、拦气法:两手向前伸展,掌心相对,此动为吸气;直接收入丹田,此动为呼气。3、抓气法:两手向前伸展并吸气,拉回时抓拳并呼气。4、养气法:包括静坐、直坐、平卧、侧卧、站立、行步等各种方法,本功法均需自然深呼吸,多以静坐为主。5、运气法:是指体内已经蓄积一定内气,可以用意识来指挥内气,使其按照一定的路线在体内运行,起到以气带气,以气长气之效果。6、用气法:在以上各种辅助长气后,内气已经充实,可以为我所用之状况下,运用本身的内气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疏导,以达到除病、养身、延年之效。七、太极拳内气的运行规律1、放松法:可以采

7、取任何形式进行放松入静,以达到真气蓄积的目的。2、自然呼吸法:本功法可以和放松法结合使用,亦可在练习套路时使用,该功法更适合于初级阶段的习练者。3、深呼吸法:指在套路练习和桩功练习时,往往要求运用此功法来练功,适于初、中级阶段习练者,该功法能快速增长丹田之气。4、逆腹式呼吸法:本功法是在已经达到中级水平,气息自然转换成的一种腹式呼吸法。要求吸气时,小腹向里收,渐达胸部;呼气时,胸部先向下渐达小腹且向外凸。本功法除能快速聚气外,主要用于练习发力和技击时使用。八、太极拳九转功(小周天)1、任督二脉首先了解什么是任脉、督脉和它们的

8、走向: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任脉:从下颌的承浆穴到下体的会阴穴督脉:从口部的龈交穴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