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

ID:46216361

大小:69.3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观题方法指导主观题方法指导sai./主观题的审题枝巧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有针对性地作答。文嗥是内涵式问题,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当然也需要考生逬行归纳、慨括、提炼;如果是夕涎式问题,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夕卜延结合式问题,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岀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解决问题。2.审清问题指向。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中,往往有

2、比较、指岀、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3.审清问题的核心。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中,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犍性问题,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犍性问题作答。如杲没有抓住这一关犍性问题,其结杲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或者缺少角度,造成不必

3、要的失分。5.审清问题的分值。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主观题的常用解题方法解笞材料题关犍在于把握读、找、答三个步骤。1.读一一解答的前提"i奠"即阅读材料,具体应掌握以下原则:(1)先谀设问,再结合设问阅涙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不但思路清晰明确,而且便于从材料中找寻有效信息。(2)重视两头。材料的首尾两头多为段落的中心语句,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等重要信息。(3)看岀处。材料的岀处常被同学们忽视,但是这些文字往往会给我们提供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利于我们利用熟悉的课本知识去解i卖陌生的材料。(

4、4)划层次。2.找一一解答的关犍“找”即找有效信息、找答案。(1)根据标点符号判断段落纟吉构,确定信息、源。"、”和”表示多个同类信息的并列。“。”表示一个完整信息的叙述完毕。“……”在材料中多表示与解题无关文字的省略,也就是说"……"的前后有可能会隐藏着有效信息。根据材料所包含的不同信息,用斜线划出相应的层次。(2)根据设问要求找信息,确定答案来源。①"根据材料……”:这种设问多表示答案主要通过材料来解答,甚至有可能就在材料中。②“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设问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答案还得求助课本知识。③“根据材料并结

5、合所学知识……”:这种设问表示仅仅依靠材料还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需要通过课本知识来补充完整。3.答解答的体现(1)一题多问时,应对所答內容逬行区分,先写岀题目的中心悟再进行答题。1(2)注意设问分值。学会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寡。(3)规范作答。答题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语言规范,语言学科化、简洁准确。(三)专项训练1.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缩小城乡差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材料二从商周开始,屮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

6、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止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人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材料三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19531975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时期性质人数(百

7、万)资料来源1953-1957年农村至城市8.0Chang(1968)1957-1958年“下放”(干部接受劳动改造)2.6R.W.Lee(1966)1958-1964年城市劳动下乡20.01965-1967年“上山下乡”20.01968年“上山下乡”15.25Crrent1969-1975年“上山下乡”12.0Peking1957-1975年城市至农村总数54.6——摘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材料四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大门给农民打开了,农民可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而留在农村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都可以增收致富。现在每年有

8、一千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这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不能靠摊人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摘自人民网(两会李克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