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ID:46218028

大小:526.38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_第1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_第2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_第3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_第4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交通职业技术学院—O—年十月1需求分析32建设基础33建设总体目标54建设内容与措施74.1依托我院校企合作理事分会,推进校企深度对接75.2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135.3积极探索建立“校屮厂”、“厂屮校”,强化实践冇人145.4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捉高人才培养质量195.5校金共同建设专业的“双师”教学团队255.6实施第三方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295.7扩大校企合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306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32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326.2组织保障346.3经费保障346.4制度保障347预期效果

2、368建设进度379经费预算37附录:建设进度表381需求分析屯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冇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电子信息企业,责任重大。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Hh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

3、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服务行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产业,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等产业,促进数字视听产品转型升级,提升通信设备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建设现代信息产业基地。作为珠三角龙头的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做人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实施《广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总体规划》,围绕发挥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同时,享有

4、中国音响Z都美誉的城市是广州花都,距离我院北校区仅4公里。**是一个电了信息产业大省,也是一个电了信息产业强省,但在全球信息产业链中依然述是处于下游地位。口前**省的大量电子信息企业述是劳动力密集型,而不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为了改变这一状态,**省急需大量的高技能电子信息人才。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省明确提要在2015年实现毎万名劳动力屮研发人员超过35人年,高技能人才山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在2020年实现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超过4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目前,实际情况距规划要求相差甚远,在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

5、巨大的需求。2建设基础我院电了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人数为330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岗位成长性好,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超过80%。2010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平均起薪在1800元以上,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优势。(1)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了一支质量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团队18人,其屮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85%具有双师素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人。骨干教师先后获得“南粤优秀教师”、院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另外,在相关的企业中聘请多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具有一支专

6、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50%以上。(2)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校企对接,订单培养本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开展专业教学。学生直接参与阳华数码、三向教仪等金业的生产,以企业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作为项口展开教学,坚持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本专业通过市场考察调研,抓住地方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点,找准校企结合点,与阳华数码、京信通信等多家企业广泛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安排专业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3)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专业

7、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引入到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任务驭动”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实例展开教学,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专业现冇院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网络课程2门,出版高职教材10部,校内实训教材和讲义23部,获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院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创新课程,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科技讲座、成立屯子协会,结合各类专业大赛与校园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