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

ID:46219008

大小:235.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1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_第1页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_第2页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_第3页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_第4页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策略以“认识区域99为课例薛美云/江苏省扬州市新华屮学朱雪梅/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李鑫林/江苏省江都市丁沟屮学[问题缘起]“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廿标之一,不管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还是方法的建立、价值观的实现,都与地理思维能力冇着共存共生的关系。这些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地理思维能力具体应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养成。在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地理比较法以其适用范围广、应用简便、科学性和逻辑性强的优势,成为推动地理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耍方法。“地理比较法”既是一种教

2、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中,不过却存在着被随意滥用的倾向,存在着抓不住比较思维本质的问题。那么,哪些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比较法?比较法又有哪些类型?怎样使用比较法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研究小组,以“认识区域”为课例,开展了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比较法”的含义。黑格尔曾说:“比较法是指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的认识方法《辞海》对比较的解释是:“确定事物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

3、但只有在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概言之,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能够在“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之间架设桥梁。rti于事物的联系性与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可以说人类的思维总是不同程度地依赖比较而进行。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已冇的知识和新知识,对地理数据、地理事象、地理区域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从而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准确而鲜明的印象。同样,在教师教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而要依托地理现象、

4、地理图表、区域特征等进行纵向或横向的联系,找出地理事象间的异同点,揭示蕴含在知识背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认知体系。此后,李鑫林老师对“认识区域”这一课进行设计,试图充分运用比较法组织课堂教学。对该课内容,国家课程标准的耍求是“了解区域的含义”;江苏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卜•面是李老师的第一次教学过程摘录。[教学现场1]一、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师:阅读“廿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廿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你能解释什么是区域?区域是怎么划分的?

5、为什么要划分区域?生1:(指图、借用课本和资料屮的语言说明)廿肃省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这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划分的;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和区位特征。如这是湿润区,面积最小,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它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生2:(选择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师:(概括和提炼)理解区域的含义要把握六个“一定”,即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

6、、具有一定面积、一定形状、一定范围、一定界线、一定区位特征的空间统一休”。二、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师:划分区域的指标不同,区域类型就不同。同一地区,依据不同的指标划分,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区域。你能从不同的划分角度,说说家乡(江苏省扬州市)所在的区域吗?看谁说得多!(学生热情参与,七嘴八舌,老师及时启发引导)生1:按地形划分,扬州属于长江三角洲。生2:按气候划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3:按水系划分,属于氏江流域。生4:按语言划分,属于北方方言区。师: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单一指标,也有综合指标;有的以自然要素为划分指标,有的以人文要

7、索为划分指标。你能很快判断出下列区域类型是按哪种指标划分的吗?区域划分指标热最带文化区我国三大自然区我国二大经济区举例单一指标行政区、气候区综合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索(学生积极参与,或阅读课本,或查看地图,或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很快完成表格。教师投影学生作品、师生共同点评。)三、区域的基本特征师:阅读课本(鲁教版必修3,下同)中的“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知识联系图,说一说什么是区域的整体性?生:(指投影图冋答)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由于气温低,动植物种类稀少,且以耐寒动植物为主;农

8、业生产也以高寒农牧业为主,农业区以及人口和城市集中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区域的整体性就是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师:大家能借鉴“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联系图,尝试绘制“长江三角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