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62267

大小:456.64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7-08-05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财务管理中小制造型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面临着无数的风险,而根据国内外企业管理经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而在企业各个环节中,销售和收款环节是企业获利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建立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信誉不良等问题发生,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本文从宁波正耀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现状着手,分析中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销售与收款内部

2、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减少因掌握内部控制不良所造成的损失。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宁波正耀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情况的分析,发现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加强企业对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力度,减少因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难题而产生的坏账损失,提高企业在险恶市场环境的竞争力,为企业更好地做好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提供参考,为解决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难题提供对策。2.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内部控制相关研究1.1 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Lauraf.Spira(2003)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

3、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HammedArad(2009)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为了促进效率或保证一个执行政策或保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的会计程序或系统。内部控制是管理组织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计划、方法和程序,用于满足任务、目标和目的的实现,这样也是用于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1.2 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成为内部控制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重要标志。该公告首次将内部控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并将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指出控制环境反映董事

4、会、业主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行为。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了著名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框架论,即内部控制应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要素组成。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中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成份,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其中,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它成份的基础。1.3 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由于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审计师评价客户

5、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致性和稳定性。SeibgjaeYu和JohnNeter(1982)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以便从数量上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可靠性,这有助于审计师在数量上评价内控的弱点。此外,审计师还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审计抽样。JamesM.Peters和JeffersonT.Davis(2004)使用Access数据库以及三张Excel表格建立了规范决策工具来帮助审计师选择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2 国内内部控制相关研究2.1 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刘静、李竹梅(2005)提出当前,我国企业界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是运用先进

6、的内控理论和方法,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借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丁瑞玲、王允平(2005)通过两个典型案例一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和海尔集团成功的经验来探讨内部控制环境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陈志斌(2007)在对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于信息化生态环境中的企业应针对经营管理中面临的诸如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中的治理风险、软件中内控机制漏洞风险、系统运转中的不稳定性风险、操作中的人为风险等许多新的

7、风险,及时引进和建设与此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借鉴先进的内控框架构建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有效内控机制。仇莹(2005)提出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模型是对内部控制标、控制程序、控制风险及会计报表认定目标、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和评价。何凤平、吴军(2005)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陈良民(2005)认为我国出台的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和规定的有效执行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并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建议。彭

8、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