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

ID:46230719

大小:57.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_第1页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_第2页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_第3页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车轮研究内容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乍轮研究规划工作内容一、按AARS-660标准计算1.1车轮条件-幣耗到限轮1.2计算工况A.踏面制动计算对象一人同HXD2/大同HXD2B计算方式:极限热负荷几在有效制动面积(询问大同厂;按軋瓦70%计算)内,持续20mins导入额定制动功率(询问人同厂),全部转化为热。计算参数:材料热力学参数见表1计算约束:结构正常装配计算冃标:获得年伦及配合部位的极限热应力■热温度场分布与大小表1AARS660规定的车伦热计算基木参数参数美制单位规定值国际单位值*初始温度Co75F23.89C密度岭0.283lb/in37833.5kg/m3

2、433.730176+0.3916224Tc(J/kg.C)比热cp0.102+0.000052Tf(BTU/lb.F)Cp0=433.0860(J/kg.C)48.28084-0.018684Tc(W/m.C)导热系数K28.1-0.0060Te(BTU/hr-ft-F)Ko=47.8345(W/m.C)导流系数h4(BTU/hr-ft2-F)22.6885(V/m2.C)弹•性模量E29000000(lb/in2)199948.0135MPa泊松比r0.3330.333热膨胀系数aa=6.0+0.002(T-75)(pin/F)

3、[1.08+0.00036(Tc-23.89)]c-5(1/C)*单位换算:T卜=9TJ5+32;1(BTU/lb.F)=4184(J/kg.C);1(BTU/1ir-ft-F)=1.73W/m.C.B.极限横向偏载计算对象:所有车轮计算载荷:单侧车轮垂向承受全部轴重载荷0=Wa(25t)、横向承受数值等于二分之一垂宜载荷Ki=O.5Wa载荷(12.5t)及制动载荷(踏而制动一按軋瓦70%计算;盘式制动一加在制动盘上)计算约朿:结构正常装配(无热应力与温度场)作用位置:如图1所示,作用点距轮径测量点水平距离3.175mm,距轮缘内侧面

4、35.72mmo(计算时考虑轮轨高差)计算目标:车轮及配合部位的的应力分布、接触斑尺寸图1极限静载荷作用位置A.极限“热+机械力”计算条件:同B;不同Z处在计算约束:保留A计算获得热应力与温度场计算目标:车轮及配合部位的应力分布、接触斑尺寸二、按EN13979-1计算2.1车轮条件一半磨耗轮2.2计算对彖一所有车轮2.3计算丁■况(P为二分之一轴重=12.5t)A.直道运行(轮对沿轨道中线对称):込i=1.25P;FV1=0•*B.弯道运行(车轮缘靠钢轨):”Z2=1.25P;Fy2=0.6P(普通货车•非导向轮对)Fv2=0.8P(

5、S-式货车■非导向轮対)Fv2=0.7P(普通货车■导向伦对);Fy2=0.9P(摆式货车■导向伦对)C.过道岔与道口(伦缘内侧面接触钢轨):7^3=1.25?F〉,3=0.36P(非导向轮对)耳2=0.42P(导向轮对)2图2年轮疲劳计算机械力作用部位2.4计算目标:车轮及配合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接触斑大小三、运行制动检验3.1车轮条件一半磨耗轮3.2计算对彖一大I司HXD2/大同HXD2B和株电HXD1C3.3制动方式:制动次序1234制动功率(单轮)/kw3932.532.542.25制动时间/s420138240132缓解时间

6、/S2823123723.4制动坡度:参照大秦线或标准坡度3.5制动热计算:速度120km/hA.平直道制动B.坡宜道制动(制动热功率输入要考虑坡度力)C.弯坡道制动(制动热功率输入要考虑坡度力)3.6“热+机械”计算工况(轮轨接触位置见图2):A.平肓道运行并制动(轮对沿轨道屮线对称):FZ1=1.25P;FV1=0;制动力(咨询大同与株电)B.坡直道运行并制动(轮对沿轨道中线对称):◎=1.25P:Fy]=0;制动力(咨询人同与株电);坡道力C.弯道运行与制动(车轮缘靠钢轨):FZ2=1.25P;Fv2=().6P(普通货车•非导

7、向轮对)5=0.8P(摆式货车■非导向轮对)Fv2=().7P(普通货车■导向轮对>Fv2=0.9P(摆式货车•导向轮对)制动力(咨询大同与株电人坡道力3.7计算日标:坡道制动下的热应力■温度场分布坡道制动下“热机偶合”午轮及配合部位的应力分布接触斑人小四、谱载荷计算4.1车轮条件一半轉耗轮4.2计算对象•.大同HXD2/人同HXD2B和株电HXD1C4.3载荷依据:在现冇计算谱棊础上考虑修正系数4.4工况条件:依现有谱决定4.5车轮及各部位应力谱及疲劳寿命、踏面损伤预测和车轮町靠性评价4.4计算策略:A.考虑接触位置的随机性B.谱应

8、力与接触搬谱:分工况、按已有二次多项式拟合法+检验其可预测性C.疲劳寿命:工况+合成D.可靠性:疲劳寿命、踏面维修、寿命周期五、模型主动力确定(由我来完成)按力学原理,与图3・4货车计算类似,建立轮对动态平衡力系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