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

ID:46242561

大小:58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_第1页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_第2页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_第3页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_第4页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演示实验示教板的设计海南省海南中学吴东荣示教板的设计:简单扼要——实验只要能观察到现象、说明问题,越简单越好。可见度高——仪器设备要大些,让学生看的越清楚越好,如果仪器A小可用实物投影,最好还是实物。不要以影片、动陆课件来代替实验,这与看电影没多大区别。没办法时才可用影片、动画课件来代替演示实验。不耍像魔术一样,设计的实验仪器电路都装在盒里,只把几个仪表或小灯泡放在盒外,让学生观看现象。应该让学生确确实实看到实验装置、显示结果。下面是本人设计示教板实验时拍摄的图像:一、电容器的充、放电示教板1.实验装置2.观察现彖放电过程(小灯泡闪光一次)充电过程(小灯泡

2、闪光一次)(这样设计开关,在演示过程可同时观察到充、放电时产生的现象。)实验发观: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小灯泡都闪光一次,说明电路中都有电流。把小灯泡换成电流表:观察发现电流表在充、放电过程屮指针偏转方向相反,说明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把小灯泡换成电阻器(电阻、电容大小决定充、放电时间长短):用D1S传感器的电压传感器接在电容器两极,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其两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把小灯泡换成DIS传感器的屯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路屮电流随吋间的变化规律)。二、交变电流示教板交变电流示教板是用丁交流电课题的引入和定性说明交流

3、电。结合D1S传感器,发光二极管和手摇发电机说明直流电和交流电不同。1.实验装置2.观察现象屯压随时间变化图象直流(电池供电)交流电(变压器供电)课题的引入:合上两个开关(接通电路),观察到两小灯泡都发光,捉出小灯泡两端电压是否一样?(可先让学生画电池供电小灯泡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图象)然后用DIS电压传感器(或示波器)分别接在小灯泡两端(如上图),观察电压随时间变化图象。观察发现:电池供电的小灯泡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图象是一条直线(丽面学过确实是一条直线),说明屯压不随时间而变化,叫直流电(DC)。变压器供电的小灯泡两端电压随吋间变化图象是一条周期性变化的曲线(

4、正弦图象),说明电压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叫交流电(AC)o两发光二极管反向并联和手摇发电机连接(人教版物理3-2),用手转动手摇发电机。观察发现两发光二极管不是同时发光的,而是轮流交替发光(让学生观察两发光二极管),说明交流电的电流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发光二极管学生已学过)。灯泡一闪一闪,说明电流的大小也是随吋间变化的。三、远距离输送电能示教板1•实验装置直导线用细电阻丝制作,原因是电阻丝的电阻率较大,电阻大电压降明显。低压输送电能实验过程:在直导线右端接上4伏左右的交流电源,移动直导线上小灯泡接线夹,从近电源端开始接上,然后向后改变儿个不同长度的位置

5、,注意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小灯泡距离电源越远小灯泡越喑。即导线越长,小灯泡越暗。电路损耗电能越多(冬=宀)。(演示高压输送电能实验过程)高压输送电能实验过程:接上升、降压变压器后,左右两端小灯泡的亮度几乎一样,说明直导线电路损耗电能很少(忌。右端的小灯泡主要是用于与左端的小灯泡比较,判断电源输入的是低电压,右上端冇个大灯泡是用来判断直导线上的电压是否是高压(因为学生已经知道大灯泡亮需耍的电压较高)。总之,演示实验切忌模糊不清。学生看不到清晰的实验过程和明显的实验结果,搞不清实验所演示的规律、原理,无助于物理教学。与其浪费吋间,不如不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