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

ID:46244320

大小:61.5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1-22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_第1页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_第2页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_第3页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_第4页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陈越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关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①我过去在谈到为了使生产成为可能就必须更新生产资料这一点时,冇个问题是在分析屮一笔带过的,现在我要更充分地把它提出来。过去只是顺便提到的事情,现在我要专门谈谈。正像马克思所说的,连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一种社会形态如果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不对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的话,连一年也维持不卜•去。②因此,生产的最终条件是各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它可能是“简单的”(只复制原冇的生产条件),也可能是“规模扩大的”(扩展它们)。让我们暂时忽略后面这个区分。那么,什么是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呢?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从《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以来)特别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领域

2、。孤立地看待生产,乃至将它看成(从生产过程抽象出來的)纯粹生产实践的观点,包含着顽固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在意识形态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属于经验主义的类型)。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意识”里,以致于我们要把自己提高到再生产的观点上来,是极其困难的一一我并没有说这儿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脱离了这个观点,一切都仍然是抽彖的(比片而更糟:是歪曲的)——即使从生产的层面看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在纯粹实践的层面了。让我们试着来系统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如果简单阐述我的观点,同时假定任何社会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么我就可以说,生产过程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内、在这种关系的制①木文由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3、抽出的两个片段构成。副标题“研究笔记”系作者自己所加。文中阐述的观念也只应被看作是进一步论述的导引。K原注》《总识形态和总识形态国家机器》efAppareilsIdSlogiquesMElal),1970年6丿J发衣于《思想》CLaPensee)朵志第151期。作者提到的“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指的是他在1969年春天一直在写作的《论再生产》(Snrlareproduction),这部于稿己经山法国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整理出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1976年还写过一篇题为《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的说明》的文章,当时收入德文版《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汉堡,VSA,1976),

4、并有英文本(《经济与社会》12卷第4期,1983年11月)。K编者注》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nt《选集》第4卷,第580页。]K原注』约下使现有生产力发挥作用的。由此可见,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任何社会形态都必须在生产的同吋进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因此必须进行:1•生产力的再生产,2•现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做出了强有力的证明,所以,现在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家”)都认识到,任何生产都不可能不考虑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一般的经济学家都知道,每-•

5、年都必须预见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替补那些在生产中被消耗或损耗掉的东西:原料、固定设备(厂房)、生产工具(机器)等等。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一般的资本家没冇什么差别。我说一般的经济学家二一般的资木家,是因为他们都表达了企业的观点,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实践进行讨论。多亏天才的魁奈首先提出了这个“刺眼的”难题,也多亏天才的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难题。于是我们懂得,不能在企业的水平上思考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因为在这个水平上,这种再生产并没冇获得它存在的实在条件。在企业水平上所发生的只是一种后果,它只能给人一个关于再生产必要性的观念,但绝对不能让人考虑到再生产本身的条件和机制。片刻的反省就足以确信这一点:

6、i个开纱厂生产羊毛线的资本家X先生,必须“再生产”他的原料、他的机器等等。但他本人并不为了自己的生产来生产这些东西——别的资本家为他生产:比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Y先生、生产机床的重型机械商Z先生,等等,等等。有了他们的产品,才有了X先生的生产条件再生产本身的条件,而Y先生和Z先生为了生产这些产品,也必须进行自己的生产条件的再生产,以此类推,直至无穷——从国内到世界市场,整个都照此进行,从而对(用于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供给来满足。这种机制造成了一根“无穷无尽的链条”;要思考它,就必须追随马克思所说的“全球”进程,特别要研究《资本论》第二、三卷讨论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

7、(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资本流通关系、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我们不打算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我们只要指岀它的必要性的存在就足够了。劳动力的再生产然而,读者不会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我们刚才讨论的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而不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因此我们漏掉了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区别开来的那个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观察在企业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通过考察对分期偿还和投资进行预测的财务核算实践,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