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ID:46246316

大小:100.09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1-22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_第1页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_第2页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_第3页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_第4页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2.1搭建什么类型的支架223.2.2用何种方式呈现支架233.3开展支架式教学233.3.1教师指导下的班级学习243.3.2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学习243.3.3教师指导下的个别学习243.4调整支架253.4.1何时需要调整支架253.4.2如何调整支架25第4章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27(-)案例一:《运算定律的应用》274.1预测最近发展区274.2搭建支架274.3开展支架式教学294.4调整支架344・5对该案例的分析34(二)案例二:《周长》354.1预测最近发展区354.2搭建支架

2、354.3开展支架式教学374.4调整支架414.5对该案例的分析41第5章结论与展望435.1支架式教学的优缺点435.1.1支架式教学的优点435.1.2支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445.2今后研究的方向44参考文献46致谢48论文独创性声明49绪论―、研究的缘由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内部意义的建构过程,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仅仅依靠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进行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储备而进行主动的发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

3、习方法和技能,这些可能比获取的知识更有指导意义和价值。学生并不是一生下來或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就能学会这些技能和方法,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来亲自体验、感悟,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学会这些技能和方法,并学以致用,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技能和方法。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习得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编码,主动地掌握一些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学牛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促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取更优异的表现,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支架式教学由建构主义

4、理论繁衍而来,近些年来流行于教育领域,也被一线教师多次运用于教学实践中o2014年9月,上海学子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中的卓越表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世界广泛的关注。为此,英国教育部专门派遣本地的教师来上海取经,观摩课堂、交流经验,促进两国间友好的文化交流。经过为期两周的考察学习,英国教师发现,上海数学教师习惯开展分小步教学,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阶梯,帮助学生把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由易而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学习前进。在运用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一个大的任务肢解成一个

5、个小的任务,学牛通过完成这一个个小的任务,即不断攀爬教师事先搭建好的支架,一步步逼近目标,直至最后解决这个大的任务。在支架的引导下,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一)支架式教学的起源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四方国家,一些学者很早就把支架式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976年,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大卫•伍徳(DavidWood)和纳盖尔•罗斯(GailRoss)设计并进行了支架式教学早期的一个经典

6、实验。根据戚瑞丰在《“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四方的发展》一文中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这项实验的操作流程,概括起来说就是:“他们教3岁和5岁这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搭建金字塔模型,提供的材料是可以通过内扌II互相连接的小木块,成人通过言语指导和肢体示范来构建支架,帮助孩子们明确任务、分析操作方法,鼓励他们正确地连接小木块等。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引导者,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地评价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方法以便于他们完成任务。当孩子们需要帮助时,教师会给予及时的支持;随着孩子

7、们能力的提高,教师提供的帮助也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放手,让孩子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母亲是如何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发现母亲给予幼儿的支持和建筑工地上运用的脚手架有着及其相似的地方,搭建的支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他们结合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母亲提供给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拓展到了教学领域,由此正式提出了“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的概念。(二)支架式教学的

8、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都系统地研究了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成效,并结合了特定的研究情境,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改进。卡茨登(Cazden,1979)就明确指出,支架式教学的适用范围广,当其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时,能够把它运用到许多日常的班级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支架提高了学牛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知识的能力。在支架式教学中,正是由于更有能力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