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

ID:46247311

大小:217.1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22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_第1页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_第2页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_第3页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_第4页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久避难硐室探放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设计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一、掘进工程概况1二、周边关系1第三章水文地质特征2一、地质构造2二、煤层2三、水文地质特征3第四章探放水钻孔设计6一、施工目的6二、探放水钻孔设计6第五章探放水设备选择7第六章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8第七章技术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8一、技术要求8二、安全技术措施10第八章压风H救、供水施救系统及安全避灾路线14一、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14二、安全避灾路线15第九章其它注意事项15第一章设计依据设计依据:本设计的编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长治市煤矿

2、防治水暂行规定实施细则》、长治公司下发《加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规定和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山西新村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地质说明书》及该掘进工作面的现状等。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掘进工程概况1、巷道名称:《151采区永久避难石同室》2、断面:巷道断面规格为净宽4m,净高3.5m,净断面12.24m23、支护方式:锚索锚杆及金属网片4、设计长度:70m5、工期:预计为3个月完成二、周边关系西为实煤体,北为实煤体,东为集中轨道大巷,南为运输大巷。永久避难丽室临近陈家垢村办的多个废旧已关闭小窑,根据周边矿井和周边采空区

3、相关资料显示和周边的走访调查,废弃的小窑中存在积水。所以必须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附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局部)第三章水文地质特征井田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根据钻孔和生产矿井巷道揭露,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井田中部发育一轴向由NNE转为NNW向的向斜,属宽缓褶曲。向斜北部两翼基本对称,地层倾角5°-7°左右,向斜南翼不对称。其西翼较缓,地层倾角6°-8°,东翼较陡,地层倾角8°-15°,向斜穿越井田中部。根据井田内采掘情况目前未发现陷落柱和断层,但可能有隐伏的断层、导水陷落柱存在,生产中应加强探放水工作。二、煤

4、层本巷道所掘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中部,上距9#煤层42.67m-67.4m,煤层厚度4.69-5.99m,均厚5.2mo含2层夹歼,层位稳定,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或中细粒砂岩,稳定性较好,老顶为K2石灰岩,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底板为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老底深灰色粘土泥岩,团块状,质软,具滑面。顶底板岩性特征表地层单位煤层煤层厚度(m)埋藏深度(m)煤层结构(夹歼)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稳定性可采性太原组15#层5.297较简单(2)细粒砂岩、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稳定全区可采附图2煤岩层柱状图

5、三.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井田内地表出露以松散地层为主,在河、沟谷等处有二叠系基岩地层出露。沿沟谷壁上发育有下降泉,泉流量小,时常断流,雨季过后增大。村庄内有少量水井,以才公散层水井为主,井深4-1Om,水位埋深2-8mo井田内地表河流主要为北台河,为洪水河支流。平时一般干涸无水,雨季时有流水流入洪水河。2、含水层: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主要为台北河河床两侧,淤积的砂砾层含水丰富,水位埋深较浅,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水的补给,村民多在此含水层凿井取水。2)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为不同时代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

6、受基岩岩性和地形地貌影响,富水性随风化裂隙的发育程度而异。据钻孔资料,钻至该含水层段时,冲洗液多有漏失现象,该含水层可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松散含水层的补给,富水性差异性较大,天然泉水流量<lL/s,属弱富水性含水层。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夹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15号煤层顶板多细粒砂岩,局部为泥岩,全井田稳定连续性较好,与金、心K4.K、石灰岩含水层有密切水力关系,K?石灰岩成为开采15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仁、K4.K,石灰岩含水层成为15号煤层开采的间接含水层。太原组中段有四层石灰岩含水层,分别是

7、K2石灰岩、池石灰岩、K"石灰岩、K2石灰岩厚2.72-6.70m,平均4.76m,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不均。免石灰岩厚0.44-4.20m,平均2.28m,局部变相为砂岩,裂隙较发育。心石灰岩厚0.83-3.67m,平均2.50m,裂隙较发育。K,石灰岩厚0.84-3.40m,平均2.11m,裂隙不发育。对15号煤层而言,15号煤层顶板砂岩、金、池、匚、K,石灰岩,四层含水层为一大的含水层组,都是15号煤层直接或间接充水含水层,其富水性较弱,但开采15号煤层时,必然向巷道内充水。据水文地质的补充勘探补3

8、号孔对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进行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286L/s-m,渗透系数1.5453m/d,水位标高1090.71m,水质属HCO3・SO4-Ca・也型,属弱富水性含水层。4)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无出露。本次揭露峰峰组厚度为142.50m,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泥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小溶洞,裂隙发育。本揭露上马家沟组厚度130.30m,岩溶裂隙不发育。因此,本次对峰峰组与揭露的上马家沟组含水层进行混合抽水试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