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

ID:46247462

大小:107.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_第1页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_第2页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_第3页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合肥市琥珀中学潘丽在我们的口常教学中,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设计得巧妙而使整节课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有证据表明,教学多次以“讲述”的形式表现出來,学生常常会觉得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多年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发生变化,课堂提问率高多了,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满堂提问,效率低下《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其意思是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面对这些理论和要求,许多教师设法体现,结果是弄巧成拙,不顾

2、学生的思维层面与要求,以“满堂提问”来代替“满堂灌”,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层次肤浅、课堂效率低匚一节课短短45分钟,如果问题过多,学生哪有时间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哪有精力组织语言來冋答教师穷追不舍的一个个问题?(2)课堂评价的语言单一一味的加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冋答让老师太高兴了……”等等诸如此内类的课堂评价,不管学生说的对否,一律加以赞许、表扬,这实在是对知识木身的亵渎。(3)提问的顺序随意化数学教学中接连多个提问,往往有一个顺序,这个顺序不大能随意变动,这是数学的逻辑严谨性决定的。教师要针对问题的大小难易,合理安排提问的顺序。如何

3、使课堂提问高效,我认为应注意以卜•几点:首先,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设计恰当的课堂问题。。一、问题的设计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老师上课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起来,实际上是很多情况,是教师提问设计不当所导致。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复习时,我们经常提问「'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条件?”而学生则按部就班地回答,结果学生冋答得十分流畅,但并不见得能准确的运用,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若改成这样问:在AABC和ADEF中,若已有条件AB二DE,则还要添加什么条件就使△ABC^ADEF?这样学生思维迅速被调动起來,由于答案的不唯一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大多数学生会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二、对于较难问题应进行分层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需要分解,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节,说明尺规作一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止确性,我是这样提出问题的:(1)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数学符号的表示。-OB>

5、相结合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屮,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坐标纸上画2出反比例函数图象y=-后设计如下捉问:兀(1)图象的形状如何?请尽量详细描述其特点;(2)图象处在哪个象限内?(3)从图象上看,不同的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差别在哪里?(4)总结:反比例的图彖跟一次函数图彖有何不同?在画法上有何共同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体验或获得一定结果或挫折,从而能较全面概描函数图象的性质,老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更是促进了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四、从知识的反面来设计提问学生在学习定义、定理、公式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从知识的反面来考虑设计的

6、提问。如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以后,提出了如下问题:(1)有两组相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吧?(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其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是促进课堂提问策略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当老师花费时间备课,设计评价,评判作业时,如杲能想到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那么他会体会到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等待学生的答案是多么的重要。等待时间是指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发言Z间的等待时间。

7、老师总是提问Z后就希望学生马上回答。研究表明,停顿的时间越长(3・5秒),回答就越深刻。提问高水平问题时,等待时间就更为重要。有一项研究调查了一些教师观摩中学科学课的情况,研究表明,没有等待时间或等待时间过短,往往诱发简短的答案。等待时间增加时,答案的水准也增加。在一项研究报告中说,典型的教学口中,一堂40分钟的课上,教师提大约24个问题。聚合性问题是分散性问题2倍,低水平问题(知识和理解)和高水平问题(应用和分析,综合和评价)比例持平。问及老师如何把口己塑造成高超的提问者,他们的回答是备课充分。教师对即将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充分设计和演练,问题可以

8、服务于许多FI的,包括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学生的前期知识,开始课堂讨论,或者刺激批判式思考。问题作为备课过程的一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