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ID:46254989

大小:3.07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2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_第1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_第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_第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_第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道路第一讲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及其内容第二讲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第三讲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讲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及其内容一、中国革命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中国革命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革命中心的转移城市中心论所谓城市中心论,主要是指主张革命发展道路以城市为革命中心、以工人阶级为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在城市进行合法斗争或者是实行暴动;在革命时机成熟时,在城市中举行工人起义,先占领城市,后进

2、攻乡村。即瞿秋白所说的“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形式。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条基本原则,是以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为中心,先占领城市,夺取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起义就是走城市工人武装起义道路,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骚乱—示威—巷战—建立革命军战斗队,这就是人民起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在资本主义各国,在没有法西斯和没有战争的时期内,那里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革命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实

3、践方面的体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三次武装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其他根据地的陆续建立理论方面的体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中央的部分文件以及通信◆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

4、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囚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人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

5、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人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艰难探索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6、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艰难探索城市中心论 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第一次“左”倾错误时期的城市中心论2.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时期的城市中心论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时期的城市中心论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可能性:◆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了条件)◆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根本原

7、因)◆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重要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主观原因和条件)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心内容主要形式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有机统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8、;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当时在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