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ID:46255981

大小:162.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1页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2页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3页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4页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民初学堂)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场T.虽然逝世时只有五十多岁,但対今夭的屮国依然有着巨人的影响。在周恩來邓颖超纪念馆,我们还能看到周恩來抄写的梁启超的诗——“吐界无穷廉无尽,海天鑒廉立名时”,可见梁启超在当时的影响力。梁启超生于1873年,卒于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著述1400多万字•是彫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Z—。他学问渊博,贯通新旧中西。他的文章极其动人。严复称“任公妙才,下笔不能自休

2、,其鬥

3、卩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梁启超评说自己的文章“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約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期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胡适对梁启超崇敬Z至,他曾讲:“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Z速耶!(指辛亥革命)”。那个时代的年青一•代知识分子,儿乎无一不受梁启超思想和文字的洗礼。毛泽东每当在《新氏从报》上看到梁启超的文章,都要反复地阅读。郭沫若认为梁任公在当时不失为

4、一个爪命家的代表,“'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丽,差不务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正是因为梁启超在当时拥有着巨大的彫响力,在他逝世后,天津、上海都举行了公祭,各界名流纷纷著文悼念。杨杏佛的挽联是“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政似育苗i派,终怜凭瀟误英雄。”胡适的挽联是“文字收功,神州革命:平生自许,中国新民。”虽然大備梁漱溟因门户之见,学派对立,称:“梁启超学术上的成就虽胜于质,其参与政治失败多于成功。”他的老师康有为也因政见不利,骂他是“梁贼”。然而这都无损于梁启趙的历

5、史地位。国难危重主张变法淸末,中华民族危难深重,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瓜分中国。满淸政府犹如一个病入脣肓的老者,已无一丝生气。就像鲁迅所讲:“新派摇头,旧派也叹气。”此时在广东出现了两种主张变革社会的力最:一是山孙中山领导,主张从下层社会肴手:一是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主张从上层社会君手。梁启超《三十Fl述》记述了自己成长的历史,特别讲到拜康有为为师对自己的影响。他说,自己自幼好读书,祖父讣他读《史记》、《纲鉴易知录》。其父慈而严,侈课Z外,使Z劳作,常训之曰:“汝自视乃如常儿乎?”他发愤读书,

6、考取了秀才.举人。但他并不以此自满,得知康有为在广东省城长兴里之万木草堂讲学,便去听讲求教’而当时康有为还只是一名秀才。举人向秀才学习,这在当时成为一段佳话。梁启超这样记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余以少年科笫.1L于时流所推起之训诂词章学颇冇所知.辄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廊淸之。"廉有为对于III学的批刿,仿佛当头棒喝,使他滋刻地审视、剖析『I己的弱点,在经世致用的路径上有了新的追求和方向。他枳极参加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变法请愿活动,是廉有为所设立

7、的“强学会”中的积极分子。应该说,这一时期梁是廉弟子中最有力的人物,也最为康有为所湍垂。其时,黄遵宪、汪康年、麦孟华、徐勤等在上海创建《时务报》,梁启超担任主笔。《时务报》每期刊印两千至四千份,以宜传维新变法思想为主旨,刊登京城及外省新闻以及英.日.法报纸.杂志的详文.特别侧重迭详有关中国局势的文章,吸引读者警惕列强瓜分中国的威胁。该刊也刊登康有为.梁启趙.麦孟华、汪康年等人呼吁实行变法的文章,介绍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则,呼吁在淸帝国的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化改革,吸收民族资产阶级、地主等代表人士参加浮理。更有许多

8、文章提出:在十年之内恢复己丧失的主权和领土.取消领事裁判权,使中国成为独立的国家等。虽然康、梁所鼓吹的维新变法目的是实行君主立宪,但其盲论则远远超出了君主立宪的范亂梁启超声名鹊起。康、梁并称•起于此时。梁启超思想内涵的进•步丰富.除了康有为的影响,还有两个方面的垂要原因:一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的爆响;-•是他曾任西方传教上李提摩太的秘&进而対两方改革有了更探刻的认识。其时,维新变法已成时尚。湖南因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的倡导,得到巡抚陈宝箴父子及署理臬司黄逍宪、学使徐仁铸的同心协力,侶立了南学会、时务学

9、堂和《湘学报》。根据《东华续录》记载,时务学堂“延聘学兼中西品端识卓之举人梁启超、候选州判李维格为中学、西学总教习”。他们译书、撰文,激励上民爱国之心,培育许多实用之才。自立军领袖唐才常、林圭等庚子六君子及著名爱国将领蔡铐等都是梁启趙的学生。谭嗣同在自己的文章里经常称赞湖南人,说他们不依赖外国人,自己创办现代化学校,组织各种学会、社团、开矿,维新运动生气勃勃。虎口余生流亡口本1898年月,康有为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