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

ID:46256100

大小:106.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_第1页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_第2页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_第3页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_第4页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民歌、戏曲文化(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戏曲.民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田迎防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我国有庞大的戏曲体系。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丰富,语言复杂,历史文化浓郁,是我国戏曲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我国戏曲的产生、传播、成长和发展过程漫长,而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一直都对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域性差异是其主要特征,于是就产生了地方戏(剧种)。民歌的产生和发展里离不开人类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内有不同的民歌文化景观。中国复杂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区域形成的不同文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划分中国民歌文化去的重要依据。关键词:戏曲

2、民歌地理环境地域性民歌文化区0引言戏曲、民歌文化属于梢神文化范畴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段将生活积累创作而成,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蕴涵着丰富的地理信息⑵。研究戏曲、民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戏曲、民歌的内涵,理解戏曲、民歌的生成背杲和个性特征。地理环境在戏曲、民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用重人,而且还深深影响着戏曲、民歌艺术特色的形成。1戏曲与地理环境1.1戏曲概述1.1.1戏曲概念戏曲一词最早见于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指的是宋杂剧〔叫从近代学者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來元南戏、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

3、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文化的统称。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來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中国剧利]有海纳百川,吸收多门艺术精辟的气概。各个剧种的剧屮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

4、变化的脚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做、念、打四功和手、腿、身、发、步五法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⑷。1.1.2剧种我国庞大的戏曲体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民俗丰富,长时间封闭的经济体系,是我国剧种斑斓多采的原因。自古以來,我过国戏曲便冇地域差异,清初,时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冇三百六卜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

5、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⑸。因剧种众多,下而仅就京剧、昆曲、秦腔、豫剧、黄梅戏等做简要介绍。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木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i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Z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而、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屮国最据代表性的剧种,是我国戏曲文化的高度凝聚。昆曲: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利它源于江苏昆山,明

6、屮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Illi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屮国古典戏曲的代表。豫剧: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冇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酋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索珍、崔兰川、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秦腔: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

7、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风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1丄3剧种的地域分布(以九人剧种的专业剧团分布为例表1)京剧、评剧、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