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

ID:46260910

大小:253.92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22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_第1页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_第2页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_第3页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_第4页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考研(宏观)第10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0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0.1难点重点归纳西方宏观经济学是山三个理论发展

2、何来的,具体血括: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新货币数屋论和口然率假说。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Z—是货币数量论,它是关于货币数量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1)新货币数量论①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和MV二PT,后一种形式已经不太流行

3、)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Y=APy),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Z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二者成止向关系。它们被认为是早己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的现代衣达形式。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而。凯恩斯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方程:y=L(y,r)=厶(y)+M),式中L为对货币的总需求;厶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特别是其中的货币投机需求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

4、但是它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②弗里徳曼根据自己的方程建立了新货币数量论,他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或者丄)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k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而是决定V值的函数,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V在长期迢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2)自然率假说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口然率假说认为,口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口认为

5、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帀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屈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山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T-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口然火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白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口然失业率。弗里德曼根据口然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一个货币主义的结论:在短期,虽然对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口然率的水平,但是,在长期不nJ能做到这一点。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6、及政策主张主要观点:(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具有决定作用;(2)长期中,货币数量主要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而不影响就业和实际国民收入;(3)短期可以改变实际变量;(4)私人经济具有口身稳定性。政策主张:(1)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政策;(2)反对“斟酌使用”(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3)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力避免国家干预。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其四个假

7、设条件如2(1)个体利益最大化。(2)理性预期。即在冇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來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和一致的预期。包含3个含义:①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为正确决策,经济上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候不会犯系统错谋。(3)市场出清。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给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所以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4)口然率。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1)宏观政策无效论。

8、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來的变化。(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2.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古典模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建立口C的经济模型的时候引入了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AD的变化可以由意料之中的因索(如政府的财政货帀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以及意料之外的因素(如口然灾害),以及介于两

9、者之间的因素(如外汇波动等)引起。对于意料之外的因素所造成的价格和产量的波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是不能使用经济政策来使Z稳定的。由于意料Z外的因索无法事先得知,所以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包括国家的经济管理人员在内,事先都不知道这些因素的存在,更谈不到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理性预期学派的最终结论是,在任何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