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ID:462637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5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独立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又是这一制度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标,导致这一制度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强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相关问题研究,这对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1独立董事的相关概念对于独立董事的概念,杨辉(2008)年在《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中论述:“独立董事是指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的董事。”立法上,中

2、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当时是针对一元制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制度。由于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建立较早,对于独立董事制度以及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方面,国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做一个回顾和总结:Hennalin和Weisbach(19984)的研究则发现,业绩差的公司更倾向解

3、雇内部董事和增加外部董事。可能的解释是,业绩差的公司的股东通过解雇对此负有责任的内部董事,并且聘任有经验的外部董事,既有助于解决公司面临的管理问题,又可以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研究还发现,CEO新的上任后,公司内部董事呈减少趋势,外部董事呈增加趋势。对此,Hennalin和Weisbach的解释是,新上任意味着其他的内部董事在一定时间内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和希望,因此他们倾向于离开公司,寻找新的机会股东会认为需要进一步观察新任CEO的能力,因此,外部董事增加有利于对CEO的监督。Daily,CatherineM和Dalton,DanR(1993)研究发现绩效水平高的公司,恰恰是对独立性依赖较少的

4、公司。Agrawal,A和Knoeber,CharlesR.Knoeber(1996)一同样发现外部董事制度与反映公司绩效的托宾具有负相关关系。Sanjai和black(1997)的研究认为,在独立董事比例高的企业中,企业业绩反而得不到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内部董事更了解企业的营运和管理,但是目标很容易和股东发生冲突而独立董事虽然独立性较强,但对企业内部的营运了解有限。John和Senbet(1998)研究表明也有一些公司在缺乏董事独立性的情况下依然发展良好。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虽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重点集中于理论分析,着眼点主要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独立董事与内部管理

5、人员的关系,或者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目前为止甚至有不少人仍拘泥于研究要不要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问题,而对于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则涉及的人不是很多。根据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在关于公司的业绩和独立董事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有的相互之间是矛盾的。李维迎,张耀伟(2004)的研究指出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指数之间呈现一种倒型曲线关系,但是模型的拟合优度不高。净资产收益率与因子之间是线性关系,与独立董事指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于东智(2003)通过当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但是作者认为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可能有一个“时

6、滞”,作者随后以当年的独立董事比例与以后年度的公司绩效进行了回归分析,但仍然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实施与完善过程中,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先进实践经验来弥补我国起步晚、理论落后的缺点,这对于我国更好的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3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4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而独立性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灵魂”。一直以来,国内外大量学者对董事会的独立性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和理论分析。吴春燕(2008)年在《董事独立性与公司绩效之关系》研究认为,在高度竞争的产品市场下,独立董事的作用符合管家理论的解

7、释,过高的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起消极作用而在低度竞争的产品市场下,独立董事的作用符合代理理论的解释,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起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关系,因此,公司在建设独立董事制度时,应该合理分析所处的市场环境,结合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定位,来选择适当的独立董事比例。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小的行业,需要更多的独立董事,董事独立性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相反,在产品市场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