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ID:46267871

大小:811.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2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_第1页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_第2页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_第3页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_第4页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1期2010年2月中国地质GEoLoGYINCHINAV01.37.No.1Feb.,2010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冯建赘1裴先治1于书伦2丁仨平1李瑞保1孙雨1张亚峰1李佐臣1陈有断1张晓飞1陈国超1(1.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陕西西安710054)提要:东昆仑地区是在经历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等多期构造旋回之后形成的一个复合大陆造山带

2、,其中包括多条重要的构造缝合带.近来.在东昆仑地区东段清水泉以西约15km的可可沙及其以南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套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对该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509.4+6.8)Ma(MSWD=I.4)的同位素年龄。该年龄与东昆中断裂附近的清水泉蛇绿岩的时代可以很好地对应起来,这为清水泉蛇绿岩带向西的延伸方向及东昆仑地区东段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关键词:东昆仑;都兰可町沙地区;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LA—

3、ICP—MS锆石u—Pb定年中图分类号:P5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1—0028—11清水泉蛇绿岩带是东昆仑4条蛇绿混杂岩带中出露较为完整、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一条。前人对该蛇绿混杂岩从野外产状、岩石组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形成时代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存在不少分歧.尤其在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上争议较多。高延林【1】和郑健康等囝首次使用全岩Sm—Nd等时线法测得清水泉蛇绿混杂岩中变基性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1297Ma:朱云海等p叫用全

4、岩Sm—Nd等时线法获得清水泉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372±85)Ma;然而.杨经绥等同使用单矿物的TIMS法测得清水泉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518+3)Ma:陆松年等同亦用单矿物的TIMS法测得清水泉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522.3+4.1)Ma。上述年龄数据表明在清水泉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上还存在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两种不同的认识.前人对此虽存有异议.但多数倾向于后者年龄lV-lq。因此.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表明清水泉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一中寒武世(518

5、'--522Ma)。2008年笔者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可可沙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在清水泉以西15km处的可可沙地区及其南侧的科科可特地区发现了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带.这条杂岩带在前人的研究工作中未见报道。在对可可沙地区的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中的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之后.得到了(509.4±6.8)Ma(MSED=I.4)的加权平均年龄.与杨经绥圈和陆松年等嘲所获得的清水泉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的TIMS法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可可沙地区的镁铁

6、一超镁铁质杂岩是清水泉蛇绿收稿日期:2009—05—06;改回日期:2009-09-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36、40572121)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一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地质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共同资助。作者简介:冯建赞,男。1985年生,硕士生,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E—mail:fengjianyun888@163.com。通讯作者:裴先治。男。1963年生,教授;E—mail:pei.xzh@sina.corn。第37卷第1期冯建赞等:东昆仑都兰可可沙地区

7、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29岩带的一部分.二者可归为同一时代的产物.说明清水泉蛇绿岩带在空间上沿南南西方向展布而非前人认为的北西向延伸后与乌妥蛇绿岩带重合。本文将从清水泉蛇绿岩的空间展布和形成时代出发来论述该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的发现及其年代学意义。1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仑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将其与西邻的西昆仑造山带隔开,二者合称为昆仑造山带。前人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曾提出多种不同的构造单

8、元划分方案[11一t]1.多数认为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存在2条时代各异的蛇绿混杂岩带.北为东昆中蛇绿混杂岩带.南为布青山一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或东昆南蛇绿混杂岩带。基于此.对东昆仑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划分多豫:00t35。20’强调以两大缝合带为界将东昆仑划分为三大构造单元。其中以许志琴等的划分最具代表性.由北向南划分为昆北地体、昆南地体及巴颜喀拉地体三大构造单元.其内部分别以昆中缝合带和昆南缝合带分界。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将东昆仑构造带从北至南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