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ID:46272782

大小:2.12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1-22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_第1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_第2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_第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_第4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第7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学习目标1.了解受扭构件的分类和开裂、破坏机理;3.掌握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2.了解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4.了解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5.掌握雨篷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2第二节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三节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四节雨篷第一节概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仅承受扭矩作用的纯扭构件在实际工程中很少,一般都是在弯矩、剪力、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受扭构件。3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一节概述按照构件的受力状态分类:受扭构件分为纯扭、剪

2、扭、弯扭和弯剪扭四种情况,其中以弯剪扭最为常见。受扭构件是指在截面上具有扭矩作用的构件。4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的工程的应用吊车梁、框架中的边梁、雨蓬梁等,都属于弯剪扭复合受扭构件4边梁示意图吊车梁示意图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二节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5由材料力学可知,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在其截面上剪应力分布如下图所示。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截面长边中点。一.钢筋混凝土矩形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由于受扭构件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很小,钢筋的应力很小,钢筋的配置对构件提高开裂扭矩作用不大,因此在进行开裂扭矩计算时可忽略

3、钢筋的影响,按素混凝土构件进行计算。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按照弹性理论,当主拉应力即最大剪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时,构件即将出现裂缝,此时的扭矩为开裂扭矩。6混凝土材料并非理想弹塑性材料,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偏于安全地取根据受扭钢筋配筋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破坏形态:7二、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配筋方式受扭构件一般都采用封闭受扭箍筋与受扭纵筋形成的空间骨架来承担扭矩。抗扭钢筋示意图2.破坏形态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8预防措施:通过计算确定受扭钢筋和受扭箍筋。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破坏特征

4、:在扭矩作用下,构件出现螺旋状裂缝;裂缝处原来由混凝土承担的拉力将转由钢筋承担。直到受扭纵筋及箍筋均达到屈服强度后,混凝土才被压碎,构件破坏有较明显的预兆。属于延性破坏。(1)适筋破坏产生条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置适中。受扭承载力取决于受扭钢筋配筋量数量。9预防措施:限制受扭钢筋最小配筋率和最大箍筋间距。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破坏特征:由于钢筋不足以承担混凝土开裂后转移来的拉力,使裂缝迅速向相邻面延伸,最后构件受压破坏。破坏过程迅速而突然,属于脆性破坏。(2)少筋破坏产生条件:受扭箍筋和受扭纵筋配置过少或配筋间距过大。受扭承载力取

5、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时应避免出现10预防措施:限制受扭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或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破坏特征:构件受扭开裂后,螺旋裂缝多而密,在纵筋和箍筋均未达到屈服强度时,构件由于裂缝之间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坏过程迅速而突然,属于脆性破坏。(3)超筋破坏产生条件:受扭箍筋和受扭纵筋配置过多。受扭承载力取决于截面尺寸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时应避免出现11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由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Tc和箍筋与纵筋的受扭承载力Ts两部分构成:Tu=Tc+Ts

6、?混凝土的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的受扭承载力并非彼此完全独立的变量,而是相互关联的。混凝土的抗扭作用箍筋与纵筋的抗扭作用纵筋与箍筋强度比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12根据适筋破坏形态,承载力计算公式为:为保证纵筋、箍筋均能屈服,建议取0.6~1.7,>1.7时,取=1.7,常用值为1.0~1.3式中:13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为了避免受扭钢筋配置过多,防止出现超筋破坏,应符合下式要求:4.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1)受扭配筋的上限注意:当不满足上式时,应加大构件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14第七章受扭

7、构件承载力计算为了防止配筋过少而产生少筋破坏。(2)受扭配筋的下限2)受扭纵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1)受扭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式中:V为剪力设计值,对纯扭构件V=1.0;Back承载力复核155.构造配筋界限当符合下式要求时,上式表明:构件的混凝土足以能够抵抗扭矩,可不进行受扭承载力计算,仅需按(受扭箍筋、纵筋的最小配筋率)配置构造钢筋。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配筋的下限Back承载力复核166.构造要求Ast//3Ast//3Ast//3135º10d受扭纵筋沿截面均匀布置,且在截面四角必须设置纵筋,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

8、00mm和截面短边长度。受扭纵筋的接头与锚固均应按受拉钢筋的构造要求处理。受扭箍筋带135°的弯钩;当采用复合箍时,位于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箍筋的面积。(1)受扭纵筋(2)受扭箍筋第七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